首页 > 都市言情 > 直播之悠闲山村生活 > 617、养蚕的渊源

617、养蚕的渊源(3/4)

目录

你们来到华夏啊。”

“哇塞,真不愧是夏老师啊,粉丝都从国外跑进来了,简直壮大了我们华夏的威名!”

“夏老师,那咱们养蚕的历史,到魏晋南北朝的时间点,就已经接近于完美了吗?还是之后又有所发展呢?”又观众接着对夏杰提问道。

看了弹幕之后,夏杰笑了笑,回应道“看来大家对于养蚕的历史,实在是太感兴趣了。咱们养蚕的技术可远远还没有发展到巅峰呢。”

“在宋代,蚕事趋于完善,生产过程分为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炙箔、下族、择茧、窖茧等。”

“浴种分多次进行,一在腊月经冻沥毒,二在谷雨催青前温水浴之,清明暖种有人体温和糠火温两种,收蚁有鹅毛掸拂和桑叶香引两种。蚁蚕饲叶用刀切细、小蚕用嫩叶……”

“到了元代,养蚕总结归纳为十体、三光、八宜、三稀、五广。‘十体’指寒、热、饥、饱、稀、密、眠、起、紧、慢等条件。”

“‘三光’指按蚕的肌色定饲叶多少,‘白光向食,青光厚饲,黄光以渐住食’;‘八宜’指蚕的不同生长期要掌握采光明暗、温度暖凉、风速大小、饲叶速度等八类条件。”

“‘三稀’指下蚁、上箱、人族都要稀疏;‘五广’指对影响蚕生长的声音、气味、光线、颜色及不卫生因素等都要禁忌。”

夏杰用远远超出观众们的知识水平,以及自己优秀的表达方式,此刻化身一个导游,带着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以及白白胖胖、可可爱爱的蚕宝宝,在华夏上下五千年之中的历史画卷里游览着。

而参加夏杰“养蚕历史旅行团”的观众们,也沉浸在这一段历史故事之中,如痴如醉。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对蚕种选择和品种改良都很重视,浴种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盐卤水等浴法留取好种,淘汰低劣蚕卵。”

“最早发现了杂交蚕种的优势并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种’。可见明时已能用一、二化性蚕蛾进行杂交而成体强丝多的新蚕种。浙江嘉湖地区在上簇结茧时还总结‘出口干’的成功经验,即用火加温干燥,使茧质和解舒率得到提高。”

“经过一代代人的智慧和积累,咱们华夏的养蚕技术,就已经十分成熟了。”

夏杰说完之后,观众们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啧啧,小小的一个蚕宝宝,居然能够让咱们的前辈们总结出如此之多的经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良,实在是不简单啊。”

“难怪从古至今,咱们华夏的丝绸一直是世界闻名的存在,是真的离不开古代前辈们的努力啊。”

“时代就像是一个车轮一般,一直朝着前方滚动,见到什么碾压什么。但是在养蚕方面,咱们华夏就是开车的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丝绸和养蚕技术,只能够被我们碾压。”

“这下子,对于国家的骄傲更深了几分,我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民族自豪感’。”

“这可多亏了咱们华夏的前辈们,不然咱们哪有这么舒服而且便宜的丝绸可以穿着啊。”

夏杰笑了笑,对着屏幕前的观众们说道“确实如此,咱们在穿着丝绸,或者是享受着国家带给我们的骄傲时,应该要好好感谢一下为之奋斗过的前辈们。”

“对了夏老师,您刚刚都是讲了人工养蚕的技术,但是对于野生的蚕应该如何利用呢,您可还没有说呢。”

有观众对着夏杰提出了新的问题。

当这一位观众说出来之后,直播间顿时引起了新的节奏。

大家本来就因为养蚕的历史故事吸引,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关于各种养蚕的发展史,现在看到了新的话题出现,心中的好奇心便再一次被点燃。

“对啊夏老师,在还没有能够人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佬从刷成就开始 缘是晚风袅袅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 纵横在群侠世界 落尽万法 超神学院之虎痴之拳 愿你不惧来生 花竹影 柠檬薄荷城 大明终极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