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电阻和电容(1/4)
智能手机最重要的部分,就普通人的角度而言,除了电池以外就是屏幕了。当然了,诸如处理器、内存等部件同样重要,只不过如今这个年代的用户并不在意那些东西,或者说他们也搞不懂什么手机配置,最简单明便的,还是看手机的屏幕和电池。
电池是否耐用,屏幕是否好看。
既然要做智能手机,屏幕就非常重要了,要结实,还要有很好的触摸体验。
其实触摸屏也不算什么太新鲜的东西了。
nne4,那时候可真是令世人惊艳。因为它真的是太酷了,没有任何按键,全部操作全靠一块35英寸触摸屏完成。最好玩的是,用两根手指在屏幕上“捏”一下,就能调整窗口和图片的大小,就像你真的把它“捏扁”了一样。这一切效果的实现,都建立在触摸屏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如果说1964年鼠标的发明,把电脑操作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那么触摸屏的出现,则使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变得更为直观易用。
1971年,米国人sahurst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触摸传感器。虽然这个仪器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触摸屏并不一样,却被视为触摸屏技术研发的开端。
当年,sahurst在肯尼迪大学当教师,因为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图形数据而不胜其烦,就开始琢磨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用最简单的方法搞定这些该死的图形。他把自己的三间地下室改造成了车间,一间用来加工木材,一间制造电子元件,一间用来装配这些零件,并最终制造出了最早的触摸屏。
nuch”,由于是手工组装,一天只能生产几台设备。
1973年,这项技术被米国《工业研究》杂志评选为当年100项最重要的新技术产品之一。不久,sahurst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和西门子公司合作,不断完善这项技术。这个时期的触摸屏技术主要被米国军方采用,直到urst的公司在米国一次科技展会上展出了33台安装了触摸屏的电视机,平民百姓才第一次亲手“摸”到神奇的触摸屏。
从此,触摸屏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和个人娱乐设备。人们逐渐习惯用“摸”的方式,在电子售货机上选购商品,在卡拉ok机上点播歌曲,在银行、医院、图书馆、机场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1991年,触摸屏正式进入华夏。1996年华夏自主研发的触摸自助一体机投入生产。
未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看到的“数字信息亭”就离不开触摸屏技术,有了它,即使不会使用电脑的人也能轻易查到“我在哪里”、“我要到哪去”。
数字信息亭有很多触摸屏就是由京城汇冠的irtouch红外触摸屏。
但是触摸屏也有很多问题是目前,甚至是未来都还没有一个好办法解决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可能就是透光率了。
犹记得原时空《福布斯》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热门技术及代表产品,触摸屏技术高居榜首,而它的代表产品就是当年的苹果ihone。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小小一块触摸屏里就集中了这么多有趣且实用的技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没有使用触摸屏呢?
这就涉及到了触摸屏技术始终难以跨越的障碍———“透光率”。
用户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总希望看到更加鲜艳清晰的图像,这就对显示屏的视觉效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众所周知,目前最好的透光材料是玻璃,但当光线穿过时,玻璃的两个表面将分别反射掉3的光,即单层玻璃的最大透光率是94,这就使得到达人眼的光线受到了损耗。
而在周方远重生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容屏和电阻屏,都在玻璃屏幕表面加盖了几层导电涂层。可想而知,它们的透光率比单纯的剥离更低,图像的失真也就更严重。例如,通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