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经典辈出的年代(3/4)
菇。这款游戏,堪称游戏史上最经典游戏,其对游戏产业影响力之深远至今无出其右者。游戏大师宫本茂将其来自乡村童年生活的所有灵感灌注到这款游戏中。游戏中设置了大量的隐藏要素,如水管暗道、隐藏部屋等,极富魅力的角色设定、绝佳的操作性、合理的流程分布……“超级玛丽”就是当今act游戏的奠基之作。游戏推出后在扶桑本土市场就卖出了800万套,全球销量更是突破4000万套。
这还不包括各种未经授权的版本,如果加上国内遍布的盗版、伪正版以及各种合卡,这款游戏的实际销量简直无法估算?“超级玛丽“为电子游戏文化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宫本茂也因此成为真正的“电子游戏教父”。这可真真是童年了,那时候谁要是能一条命通关,那绝对是大家心目之中的超级大神,没有之一。可惜周方远身边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没人能做到这一点,最多就是调多点命,然后尽可能的用命趟过去。
高桥名人冒险岛,八十年代中期,一位叫做高桥利幸的玩家成为风云一时的人物。在还没有所谓的连发摇杆时代,“高桥名人”以每秒钟连按16下按键“16连射”名噪一时,奉为当时电玩第一高手,而他的16连射也连带催生了“连发摇杆”。在当时漫画家河合一庆甚至制作了一套六本的漫画“高桥名人物语”,同年高桥利幸所属公司hudn公司也打铁趁热,在红fc上推出了一款《高桥名人冒险岛》。这款游戏在概念上模仿85年的《超级马里奥》。当然之所以能称其为经典,《冒险岛》自然也有自独特个性所在。游戏中出现的各种新奇道具甚至比“超级玛丽”更加丰富,游戏节奏也更快。
勇者斗恶龙,又一超级经典。1985年末,在剧作家崛井雄二的怂恿下enix与任天堂签约成为fc第三方软件商。相比在加盟fc初期发展颇为坎坷的square,enix的首部作品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很难以想象总计销售了150万本的《dq1》从剧本策划到制作仅用了不到五个月就完成;中村光一、高桥兄弟等后来成为业界健者的二十人团队堪称最豪华阵容。崛井异想天开地邀请漫画家鸟山明担任人物形象的设计并在《少年ju》上宣传造势,这份巅峰时销量突破700万的刊物为dq系列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勇者斗恶龙》一举打破了美式“创世纪”系列风格的rg套路,并未其后的日式rg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g类型游戏开始在扶桑风靡,其后enix又在fc上推出了三款游戏。所以说,《勇者斗恶龙》就是货真价实的扶桑第一rg,影响力超过“最终幻想”,并且不接受任何反驳。不过dq朴素的风格并没有受到欧美玩家的青睐,该作在日本以外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号召力。
n公司于1989年发布的一款rg游戏,与街机版游戏一样都是以本宫广志的漫画版《天地を喰らう》为设计原型。ca在rg市场上一直没有什么建树,不过在fc晚年多款rg大作的巨大成功让多数软件商都纷纷加入这一市场。ca虽然没有什么rg制作经验,不过毕竟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游戏公司,《吞食天地》的水平同样令人满意。
在本作中玩家扮演刘备,从第一章“黄巾之乱”开始,一直到最后窜改历史一统天下,总共分为八章。游戏内容比较充实,遇敌率也不高,不过战斗过程比较漫长。战斗过程除了普通攻击外还有总攻击和策略选项,体现了一定的战术中登场的三国人物总共有200多位,武将带兵的数量取代了传统rg的h值,军师谋略值替代了用来施放法术的“魔”,其它rg游戏中的传统设定也都被战略游戏中的各种概念取代,将三国题材的slg特点完美而合理的进行了rg化。
总而言之呢,在当时的那个年代,fc游戏,是比如今电脑游戏更加疯狂的存在。诞生出了无数影响后世的超级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