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五世同堂?难!(1/4)
五世同堂啊……这可能是没一个国人,在年老之后,都会存留的最大梦想吧。
其实如果要说起来的话,古代人结婚较早,应该是有这样的机会的。就按照男性平均二十岁,女性平均十八岁这样算,只要能活到八十多岁,理论航就能看到五世同堂的场景。不过,这就真的是理论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古代的医疗技术来说,一个人,想要没病没灾的活过八十岁,基本上得依靠奇迹。
即便是现如今,医学技术已经如此发达,也不是人人都能活过八十岁的。而且现代人结婚生子的年龄偏高,正常情况下,想要看到五世同堂,差不多得朝就九十,甚至一百岁看齐才行,那难度就更高了,和古代活八十多的难度其实是差不多的。
毕竟,医术真的不是万能的,人体自己的衰弱,器官的逐渐衰竭,这本就不是药物能弥补的。
医学呢,在进一百年里,确实是发展迅速,或者说,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医术,在近几百年来说,确实是发展异常迅猛的。
西方近代医学的,大抵上指的是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兴起的医学。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手工工厂出现,生产力的增长也促进对新市场的寻找。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发现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环绕世界一周。许多药物,如鸦片、樟脑、松香等,由东方传入欧洲,美洲发现后,欧洲也有了金鸡纳、愈创木、可可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特点是敢于向教会思想挑战,反对宗教迷信的束缚。他们的口号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应该了解”,以此来反对神学的统治。他们一方面传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钻研和模仿古代希腊的文化,因此此时期称为“文艺复兴”。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史上文艺复兴的开始。
文艺复兴运动中,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于是,医界也产生了一场以帕拉切尔苏斯为代表的医学革命。中世纪的医学校,主要讲阿维森纳的《医典》,以及加伦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师照本宣科,一切墨守成规,毫无生气。文艺复兴的狂潮,很快就波及医学领域。帕拉切尔苏斯指出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化学过程。他在巴塞尔大学任教时主张用流行的德语写书和讲演,使医学易为大众所接受,这是一件伟大的改革。
医学发展在这个时期的主要表现,首先是人体解剖学的建立。古代的人认为身体是灵魂寄居之处,在封建社会,各民族无例外地禁止解剖尸体,包括国内也差不多是这样。
首先革新解剖学的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认为作为现实主义的画家,有明了解剖的必要,尤其需要了解骨骼与肌肉,于是从事人体解剖。不过,他所绘制的700多幅解剖图,传至今日还有150余幅。画得大都准确、优美。他首先对加伦的解剖学发生疑问。他曾往气管吹入空气,但无论如何用力,也不见心脏膨胀起来,于是得出结论加伦所谓肺与心相通的学说是错误的。他还检查过心脏的构造与形态,他所画的心脏图较以往有关图画正确得多。此外,他还发现了主动脉根部瓣膜的活动及其性质,证明瓣膜的作用在于阻止血液回流。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不久就引起了医学家们的注意。
根据直接的观察来写作人体解剖学教科书这一工作由a维萨里完成。维萨里先肄业于卢万大学,后转入巴黎大学。当时,这两所大学讲解剖时,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讲课,助手和匠人在台下操作,而且一年内最多只允许进行3或4次解剖。维萨里不满足这种状况,曾夜间到野外去盗窃尸体来进行解剖。当时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欧洲最好的解剖教室。于是他到那里任教。1543年,他将工作中积累起来的材料整理成书,公开发表。这本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