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档期(2/3)
下,投资中小型的影片,因为市场竞争力有限,所以会大体按照制作周期、过审时间和档期优劣来考虑如何定档。
国内市场最多的时候,有多少个档期呢?
大概是95年吧,龙叔的电影《红番区》在内地上映,观众们才慢慢有了贺岁档这个概念,贺岁档是内地较早出现的档期。之后逐渐因为法定的节假日、还有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开始衍生出的电影档期概念,主要都是电影片方和院线希望观众走入影院的一个宣传攻势。
特别是发展到了周方远重生前那几年,什么“光棍节档”、“七夕档”都形成了额档期的概念,并且还出现了激烈的档期竞争。
国内的电影档期,分布得特别密集。
首先是贺岁档,就有将近100天。从11月底到翌年2月中下旬,结束日农历大年十五,算是过完年。这一百天的贺岁档,是一个大档,里面还有诸多小档呢,比如说元旦档,就只有1天,即每年1月1日。再比如春节档,共7天,每年农历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七的法定假期。情人节档1天,每年的2月14日西方情人节,有时因为农历关系,也会包含在贺岁档中。
贺岁档之后是妇女节档,1天,算是周方远重生前才刚刚接触到的,较为新鲜的档期噱头,每年3月8日。
清明节档3天,这个档期只不过赶上法定的三天小长假,片商制造的噱头而已,时间为每年4月初前后。
劳动节档,曾经是7天,后来是3天,因法定假期而催生的档期。每年5月1日至5月3日,或者7日,这个要跟着政策的走向走。
然后就是端午节档,约3天。有时会与周末连休,只要是个有名头的节日,未来都会被做出档期概念,时间为每年6月左右,农历五月初五。
儿童节档1天,这个档期在未来经营的算是比较名副其实,当天会有多部动画电影上映,应景。
接下来就是比较厉害了,暑期档!
约123天!
从5月初到8月底都是暑期档,与北美同步,因为每个月的影片量级和票房产出都是一年中的重中之重。
暑期档之后是中秋节档,为期3天。既是传统节日,也是法定假日,所以会有一些应景的电影上映。每年9月,农历八月十五日。再往后,国庆档,7天。和春节档几乎是并驾齐驱的重要档期,每年上映的重量级电影有增无减。光棍节档,约1天,每年11月11日,有时碰上周末可能会延长到3天。这也是一个新概念的档期,但确实让市场受用不浅。圣诞节档,2天。包括了平安夜和圣诞节,这两天的票房产出也非常高,只不过这两天内地并不放假。
据不完全统计,内地名目繁多的档期合计约有256天,这还只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统计。在未来,随着各类新映假期节日的出现,新的档期也会越来越多,届时一年中有档期的日子,说不定会超过300天。
国产片的档期虽然表面上看是自由决定,但就市场而言,国产片方几乎都要考虑同档期是否有好莱坞电影上映。目前内地有资格引进好莱坞分账大片的是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公司,所以每当到了暑期档这样的关键时候,很多国产片方都紧盯着中影与华夏如何安排一部部超重量级的好莱坞电影档期。现在的内地档期还是比较混乱的,大部分国产片只能提前1到2个月定档,和好莱坞提前两年确定档期的规范做法相差太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很多国产片不想和好莱坞片大片正面对撞。
客观上这种做法导致了“好莱坞大片保护月”的出现,好比每周末一部好莱坞大片,国产片在这个月就不行了。而且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匆匆那年》、《让子弹飞》、《智取威虎山》等重量级国产商业大片上映的月份中,是没有好莱坞大片与之竞争的。另外,有时候7月和8月也极少有好莱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