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古今(3/4)
子是不打算过来了。
赵宝萱不知这句话是不是说给自己听的,就假装什么也没听懂,安慰道“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呢,我爸爸说他至少还要在玉厨馆掌勺20年。”
穆先生呵呵笑“那就可惜喽!”
赵宝萱傻乎乎的问“为什么啊?”
穆先生故意叹道“我还想开一家五星级的大酒楼,把赵老板挖过去当行政总厨呢。你这么一说,我那酒楼岂不是开不起来?”
赵宝萱捂嘴笑了一会儿“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要去问我爸爸。”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欢快起来。
这时候王翠郁又敲门进来让服务员上菜“一道塞外羊排,一道琵琶鸡。”
服务员上了菜之后退下,王翠郁的脸色看上去有点苍白,笑容似乎有些勉强“今天没有招呼好各位,等下我送一道甜品给大家赔礼。”
穆太太笑道“宝萱在这里我们就很开心了,她在替你招呼我们呢,你看我们每个人都吃了,就她吃的最少。老板娘,你要忙就去忙吧,我们跟宝萱继续聊天。”
王翠郁微微躬身点点头,开门出去。
赵宝萱只好继续当主人“这道菜叫做塞外羊排,是按照草原那边篝火生烤羊肉的做法,用的是我们家特制的调料,羊排烤出来外焦里嫩。”
不但没有膻味,羊肉的清甜还能保留,赵青山的手艺真的没得说,羊肉烤出来之后吃下去一点渣都不剩,从来都不塞牙。
“琵琶鸡是跟羊排一起烤的,但是用的调料不一样,用的时间稍微短一点,就是弹奏一曲琵琶曲的时间,就能把这只鸡烤好了。”
所有的水平都体现在腌制鸡肉的功夫上。
赵家的调料也就是王恩正特制的调料,关键是出品好,都是王恩正亲自去山上采摘或者收购回来,然后自己晾晒再按食膳比例调制的。
光是这一点就是渔城独一家。
别家能学到做法,但是绝对弄不到调料。
对于这些精益求精的美食家来说,多一分多了,少一分少了。
这就是玉厨馆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按理来说饭桌旁的这几位老年人并不适合吃稍显油腻的羊排,但是赵青山的做法精益求精,他烤出来的羊排肥而不腻,甚至还带着两分风干的清爽,琵琶鸡烤得皮薄肉嫩,老头老太太们吃的那叫一个开心。
山木老太太放下手里的鸡骨头感叹道“要是这个调料可以给我带一份回去就好了。”
穆太太笑道“刚才不是说这是人家的独门秘方吗?”
山木老太太摇摇头“我不是说拿着回去学做菜,把它装在香囊里,每天拿出来闻一闻,就好像回到了故土。”
穆太太笑“那我就帮你问一问吧。”
调料的事儿他们都知道赵宝萱根本就不能做主,所以等王翠郁又带着服务员来上菜的时候,穆太太就大着胆子问“老板娘,你们家这道烤肉的调料,可不可以做两个香囊给我们带回去?”
王翠郁愣了一下“做成香囊?”她误会了,以为是把盘子里烤羊排掉下来的调料粉装在香囊里“油腻腻的,可能会起霉吧。”
这话算是客气的了,她其实很想说,这么优雅有气质的老太太走到哪儿身上都一股饭菜味儿,多奇怪呀。
穆太太笑出声“不是啊,我们是想说就用手指甲跳一丁丁点,每个香囊里放一丁丁点,随身佩戴。这个调料的味道真的很特别,闻着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
王翠郁笑了笑“哎,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你看我都忙糊涂了,今天说的话总是颠三倒四的,哎,请你们一定要见谅。啊,这个调料是专门做菜用的,如果你们真的很喜欢的话,我可以叫我父亲另外再调制香囊给你们,是用同样的材料。我父亲是中医,对这些花花草草的特别有研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