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举学术之争(1/3)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运往辽东狮子岛的各项物资准备,还得要有数月准备,粮草、火器、那怕是新式冬装军服,都要准备好,各种调动朱慈炲都得亲力参与。
内阁殿,以近八月底,秋风瑟瑟,朱慈炲今日特意来到内阁殿。
八月底朱慈炲治地,最热闹的莫过于即将临近提前的科举,经内阁商定,九月中各地将进科考。
当朱慈炲到达内阁殿外时,殿中一阵喧嚣嘈杂争论声,理学派与心学派。
理“内王外圣,格守本分,尊天敬地,循规蹈矩,切以自私,分心镜”。
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皆可成圣”。
理“空疏浅薄,流于禅学,似是佛佗之流”。
心“荒谬,吾心之道,人弘道,非道弘人,皆道也,何以禅定辱我心学”。
朱慈炲楞了一楞,一群人站在大殿外,听着里面正在那开讲白的争吵。
“不必宣,本王听会”。
把守在殿外的禁军被朱慈炲止住,一群人静静的站在殿外听着殿内争吵。
朱慈炲向禁军问道“内阁殿时常争论,所为何事”。
禁军道“禀王上,好像是学派之争,为定科题,以有半月有余,时常争论,其余的末将不知”。
自半月前为选定科举题目以来,内阁殿中的大臣们,天天开吵,他们早以司空见惯,也了解一点,不外乎学术之争,谁能标题。
朱慈炲对这些不解,向一旁的云公公道“不就是科举试题吗,怎么会有争论”。
他对科举的一切门道是不了解,前身为东厂的云公公等人,在京城经历了那么多年,应当会比自己懂的多吧,不就是个试题吗,有什么好争的。
云公公看了眼自家的王上,王上随心所欲,在于创造神迹,在学术方面,那是很少看各种治世之书,更让他奇怪的是,不怎么看治世古礼教类之书的朱慈炲竟把治地,治的井井有条。
“禀王上,依这位将军所言,又听殿中争吵,当是两道之争,正统试题之争,只有争论到一定时,方是出题”。
明朝还有学术之争,朱慈炲感学怪易,也不怪他,他以前就不关注明朝的学术之争,但他感觉,好像那里不对,他又说不出来。
朱慈炲道“何术之分”。
“以阳明心学与古理之争,朝庭往年每到科举时,两派先生都会对此争论不休”。
接下来云公公开始为朱慈炲讲解起了这学派之争,从王守仁出世后明朝的学术开始了争论,后来万历皇帝把王守仁与陈献章搬入了孔庙。
自此之后,大明党派纷纷乱乱,明朝又不以学术而定罪,这一吵就是上百年,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在这种争论中争论。
王守仁号阳明子,他的心学论影响了明朝,本来保守的明朝,因为心学起了波澜。
两派都相信天理、天道,理学认为道在万物之中,王阳明认为道在人的心里。就是这道在不在又演变出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现在明朝主政一方,是以理儒学说为代表的东林党,打击其他党派,程朱理学发源自宋朝,心学则在明朝。
明朝的学派就像后世的美帝两党,吵着吵着国力退败,官员无心治国,宋儒东林党程朱理学一面说忠君报国,一面贪赃枉法。
经过云公公一番讲解,朱慈炲惚然间明白了,大明鼎鼎的王守仁他好像听说过弄了一个心学,经云公公这么一讲,忽然感觉,老子天下还没一统,你们这么吵,什么时候开科考试。
从前他还以为儒就是儒,没成想,现在的儒还分派系,朝堂上有党争,民间更有学院派系之争。
云公公深入为朱慈炲讲了半个时辰,朱慈炲听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