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玉米种子(2/2)
个章节的名称被系统的列在扉页之上,已经让郑东非常惊讶了。
“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嗯嗯。”谢瑜的脸依旧红红的,在那里用下巴戳着胸口。
“好,很好,不愧是陈郡谢氏的后代,果然是才气纵横。”
郑东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更进一步的赞美之词了,只能将功劳往家族基因上扯。
“行,就按你这一版,正好学校里挣了些钱,明天我就去筹备建设出版社和印刷厂,不出十日,我就要让你这本书发到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的手里。”
郑东本打算今天就去安排出版社的筹备事宜,但天色已晚,去了也不一定能找到人,于是郑东便将目光转向其他的手稿。
挑灯夜站,并不是郑东所擅长的,但因为人才稀缺,在初稿上又没有人能帮到自己,于是郑东只好自己亲力亲为。
直到四更天,郑东才把自己记忆中的初中物理知识简单的梳理出来。
没睡多久,天就亮了,郑东便又要起床,今天是要进城招募出版社的工匠的。
吃早饭的时候,郑东把昨天晚上写出来的物理教材的初稿交给了谢瑜。
“这些东西,估计你一时半会儿的看不懂,你就按照我排的顺序,把他们整理,誊抄一份出来,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把我那些词不达意的表达改一改也无妨。”
谢瑜接过手稿,“兄长放心,我会努力完成的。”
“嗯,你慢慢吃,我先走了。”
郑东随意的在嘴上抹了一把,便带着从学校任务中空余出来的两个老兵,奔洛阳城去了。
两个老兵其中一个姓牛,叫牛大文,长的五大三粗,一看就是个军中硬汉。
牛大文今年也不过三十五六岁,但因为常年在边关征战,看起来有些显老罢了。
曾经在战场上为了营救自己的兄弟,胳膊上被砍了一刀,虽然后来治好了,但因为伤到了肌肉,反应有些不够灵敏了。
于是在那次征战回转之后,便没有再出去过,领了赏钱在家乡寿安县种了几亩薄田,家中就只有他的父亲,和他的妻子。
牛大文告诉郑东,他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因为出生之后抽风,夭折了,这些年在外征战,也没顾得上给家里续上香火。
本来打算拒绝大将军的请求,但当他得知不是出去征战,而是侍奉一位刚刚封到自己家乡的爵爷时,便立刻应了下来。
牛大文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常年在军中混迹,战友不少,小道消息自然知道的多。
牛大文知道,封到寿安县的爵爷就只有郑东一个,牛大文早就听说过郑东的大名,那可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不仅诗写得好,侍弄庄稼还是一等一的好手,能把粟米种的这么好,连牛大文的父亲都自叹不如。
郑东听到这,坐在马上哈哈大笑,“原来我这么出名啊,连牛老伯都知道我的名字。”
“哈哈哈,爵爷做的事,利国利民,我们寿安县人都盼着你能在我们这,也开几个工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