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茧子(2/3)
饭去了。爷俩又唠了一会儿,一家人直接把小桌子摆在了院子当中的老杏树下,其乐融融的吃起了早饭。
吃完饭,边瑞父子俩都是甩手掌柜的,直接起身各忙各的去了,边瑞自然是回到了自己的院子,继续斫琴。
琴料都开下来了,边瑞用木工刨子开始在板子上刨弧面。
唰!
清脆的刨刀和木纹磨擦的声音响起,一卷漂亮的小刨花落到了地上,随着唰唰声不断的响起来,很快琴面的弧度就出现了。
有一致的弧面刨出来,边瑞拿起了木锤子轻轻敲了一下刨刀,调整了一下刨刀的深度,开始修面。
把面修的差不多了,边瑞把面翻过来,底下垫上柔软干净的棉布垫子,开始用墨斗在另外一面上弹线,定下了腔槽的位置之后,边瑞拿着半月型的腹腔凿开始挖腹腔。
这是琴的共呜腔,一张琴的好坏,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一步。也是最考验制琴师傅手艺的一步。
边瑞先开出了大概的腔深,然后开始精细的修腔工作,觉得修的差不多了,听一下声音,然后继续修,修到什么时候为准,那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好的是边瑞这边有空间,钻进去之后,外面的时间对于边瑞的影响很少,加上现在边瑞刚重新拿起了原本的手艺,心气也高,所以一个上午便开出了三个琴腔,不光是开出了琴腔,同时把开出了龙池、凤沼的底板和琴身也合上了。
中午吃完了饭,边瑞继续溜进空间里忙活,吃饭前捆扎粘合的琴身,吃饭后就已经完全粘好了,接下来的活儿就是裱布,上灰胎,装琴徽什么的。
第二日,边瑞给琴髹漆、擦漆、推光,然后装雁足、琴弦调音,到了晚上的时候三张新琴就在边瑞的手中诞生了。
事隔了差不多十八年,边瑞这边再一次制琴,选的弦是买来的。
最后用的是现代研发出来的弦,内里是钢丝外裹尼龙,这种弦优点是价格便宜,而且音质干净,保养起来更加容易也不易变形。
还有一种是丝弦,这是古弦,以蚕丝制成,好的是音质静美、古朴,不好的是价格高昂,发音比钢弦小,易擦伤手等等。
边瑞从网上买来的就是这两种弦,至于为什么不用丝弦,是因为边瑞根本看不起买来的丝弦,不光是声音小,而且擦弦时候的回音更是不能让人忍受。所以只能用钢弦先顶着,等着边瑞把老祖制弦法吃透了,再用老祖制弦法制丝弦。
新制了三床琴,边瑞热乎劲过去就不怎么弹了,还是抱着老祖留给他的那一床唐琴玩,同时一边取料制新琴练手,一边试着把从空间里翻出来的制弦法给吃透。
老祖的制弦法很繁琐,得从养蚕开始,而且蚕还不是现在普通家养的蚕,是老祖自己培育出来的品种,得到了蚕丝之后,还得编弦,编完了弦之后还得用树胶浸,要来来回回浸上十来次,每一次还得自然风干。
照这么玩下去,光是一根弦就得用上一年多的时间,好在边瑞有空间,要不然边瑞得疯。
边瑞不理解,老祖怎么会这么蛋疼,玩什么都是极耗时间的。
边瑞现在是不能理解,一个活了漫长岁月的老人,除了这些事情还能把心思花在什么地方?几百年漫长的岁月,如果不是中国人习性中天生的要照应子孙,说不定一到两百老头就得自己抹脖子了。不找点事情做做,如何渡过这漫长的岁月!
从空间中翻出了老祖留下来的蚕纸,把蚕给孵化出来,又种上桑叶喂蚕,结了茧之后,还有抽丝什么的,搞的边瑞有点想拿头撞墙。
“受不了!”
边瑞大喊一声,一脚把身边的蚕茧子踹的四散。
出了空间想喘一口气,边瑞给自己烧了一壶茶,盘坐在正屋的当间,气鼓鼓的一边吸溜着茶,一边想着怎么着才能把中间的环结给简化下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