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黎族村寨(1/2)
欧阳德和买了一本专些介绍海黄的书,又跑到厂里的仓库中,找了几块海黄的边角料,一边对着书上的介绍,一边研究着手中的海黄边角料。
这也就是现在,佛珠手串还没有盛行的时候,放在十年后,佛珠手串流行的时候,这些都是做佛珠手串的上好材料,那里还会有什么边角料剩下来,一串海黄手串售价几万元也不稀奇。
即便是海黄的木粉,也被装在一个个精致的盒子里出售,一小盒都是几百元,论克卖了,价比黄金了,一克上百元都很正常。
而海黄与海黄之间的差距也是很远的,虽然都是生长在海兰的黄华梨,但也是有很多细分的,其中又以生长在黎族聚居地附近的深山密林中,野生的海黄最为名贵。
如果不注意区分,是很容易弄错的,就连专家都很难分辩,需要反复的查看,闻味道才能确认。
现在价值差距或许没有什么,一吨差个几千元,等到海黄大幅上涨的时候,差距可就大了,正宗的好料五千万一吨,普通的可能只是几百万一吨,甚至几十万一吨了。
所以要想炒海黄花梨,必须先熟悉海黄花梨,确保自己不会上当受骗才行,否则迟早亏死你。
即便是生长在同一个地方的海黄,决定其价格的因素也很多。
有老料和新料的区别,大料和中料,小料的区别,长料和短料的区别,还有花纹的区别,每一种料的价格都有不同的差异,甚至差异还不小。
普通的海黄可以按重量计算价值,一些好的海黄大料,是无法按重量计算的,而是直接按一根料多少钱交易的,每一根海黄料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海黄花梨的价格,是很难有一个标准定论的,因材而异,价格高低不一,全凭经验和感觉,每一个人给出的价格都不会一样。
欧阳德和虽然是一名红木家私厂的木工师傅,但对海黄花梨也不是很熟悉,因为接触的不多。
不过认真的研究之后,肯定比一般的外行,更容易掌握海黄的辩认方法。
毕竟是在红木家私厂做了八年的木工师傅,辩认各种红木材料,是木工师傅的基本技能。
同一批货发给你做,有可能是十套老挝大红酸枝,十套草花梨,十套黑紫檀木,十套鸡翅木,十套大叶紫檀木,不一而论的。
这个时候你就要分辩清楚了,机器调试好了,都是一起加工出来的,到了安装的时候,就更加不能弄混了,不同的木头,做好的家私卖出去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顾客买的是一件大叶紫檀家具,你要是混进去了杂料,碰到认真的顾客,买回去了发现有假,很有可能向法院提起上诉,向厂家索赔的。
贵重的红木家具买回去,不一定是用来日常使用的,也可能是用来收藏和欣赏,或者是投资的。
一套好的大红酸枝沙发,价值几百万,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套清末民初的海黄花梨四门大衣柜,价值上亿了。
有了这些分辩木料的经验,看懂海黄花梨,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何况手上还有实物进行比对,把握自然也更大了。
到了海兰之后,欧阳德和并没有在琼口市停留,而是直接坐车去了海黄花梨的原产地,黎族自治县。
多方打听之下,欧阳德和得知,在这个地方聚集了不少前来收购海黄的木材商,很多人守在黎族人的村寨里,雇佣当地人进山寻找野生的海黄花梨,砍下之后送到山下,当场议价,现金支付给当地村民。
只要找到一颗海黄花梨运出山外,就是几千元的收入,足以抵得上当地村民一年的收入了。
在如此的巨大利诱之下,当地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进山,去寻找海黄花梨了,几千元对于他们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野生海黄几乎已经绝迹了,但在大山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