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2/3)
在农业社会之中,人多力量大,是最朴素的真理。
辽东经过太祖太宗两代之经营,有二百多万军民,这两百多万军民,支撑起而今的辽东镇,而想要让海西发挥出,朱祁镇定位的战略作用,那么海西镇军民,最少也要与辽东镇人数差不多。
单单凭借海西镇这一点点人,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守有余而攻不足。
更不要说,以长白山为城池,通过黑龙江水道,出没在还东北的大部分地域,水道作为天然运输路线,大大节省了后勤的准备。
甚至黑龙江一些支流深入到草原之中。
那么是这些河流一年保持数月冻结,也可以在草原上建立军事存在。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海西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有足够的人口数量,更具体的说是汉人数量。
因为不管是屯田,转运,征兵,都是需要人。
朱祁镇说道“英国公放心,朕知道该怎么做?这一件事情,朕会花一辈子去经营,不会乱来的。”
朱祁镇虽然这样说。
但是心中一直在想怎么解决东北巨大的人口缺口。
在朱祁镇的干预之下,凡是犯罪流放,流放地只有一处,就是辽东。
这已经是朱祁镇在内阁框架之内,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朱祁镇曾经想将各地流民迁到辽东。
但是他与内阁讨论了很久,最终是放弃了。
原因很多,一来,河北没有流民
毕竟河北水利工程完成之后,于谦也没有闲着。当时赶工有些太紧张,于谦一直在修缮这些水利工程。
而且这水利工程,开辟了大量的水浇地。
如此一来,河北的人丁就不够了。
所以这些人年来,河北在册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北方数省的流民都知道,要逃荒、去河北。
不管是给人做佃户也好,还是在工地上做工也好。
甚至运气好的,赶上于谦为流民分田,还能得到几亩田地。
所以,河北的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于谦的汇报之中,他认为数年之内,河北清丈结束了,河北人口可以达到一百万户左右。
洪武末编户三十三万四千户,而今几十年过去了,编户一百万户,这固然有一部分是人口繁衍增长,更多的却是流民的涌入。
北方之流民比起苦寒之地东北,他们更喜欢去河北,而南方流民少了许多,即便是有一些,他们比北方流民更怕去东北。
这是从百姓心理来说。
如果不考虑这些,就要考虑地方官的心思。
对每一个地方官来说,不管是清官还是贪官,他们都不希望让朝廷认为,自己这里有很多流民。
对于有能力的官员,他们都在效仿于谦,想办法将流民落户,增加当地户口,还提升自己的政绩。
对于没有能力的官员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不想上报流民数量了。
让地方强制执行,恐怕会出现,当地百姓被当成流民打包送走。
这是极大的伤害民心的事情。
朱祁镇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
但是仅仅靠人口的自然增长,那不知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朱祁镇的计划。
难不成要他与儿子父子相承?
朱祁镇想想就感到头疼。
朱祁镇接见过英国公之后,有些头疼的问身边的范弘说道“下一个该见谁了。”
范弘说道“闽西伯郭登。”
虽然邓茂七滑不溜秋的,最后还是死在郭登的手中,叶留宗邓茂七前后做乱,福建乱了一年多,终于平定下来了。
朱祁镇也给郭登封爵了。
依旧是流爵,毕竟在大明军功体系之中,这些叛军的首级根本不值钱。郭登能有一个流爵也已经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