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懵逼的北元太师(2/2)
样的状况下,他竟然还敢御驾亲征,真不怕死?
懵逼的同时,阿鲁台有些兴奋。
他在思索。
如果朱棣有足够的兵力,自己可以选择敌进我退的局势,拖住朱棣让梅殷发展,若是朱棣兵力不够,自己就能够趁机杀死朱棣!
没人能抵挡杀死朱棣的诱惑。
朱棣有多少人马?
阿鲁台不知道。
根据斥候谍报,明军边关防线兵力,收拢起来,也就万之数——这个数字不大,若是双方兵力持平,在战力上来说,阿鲁台更相信自己麾下的精锐。
别说阿鲁台有点懵逼,此刻中军大帐里的所有将领,都在懵逼之中。
他们可没阿鲁台的雄心。
一看是曾经打得咱们叫苦连天的燕王来了,几乎没人还有战意,都在想着既然朱棣来亲征了,咱们这次南下肯定吃不了好果子。
要不还是撤了吧。
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喝着马奶酒,它不香吗?
一位名叫巴根的千户道“太师,朱棣来了,咱们什么时候发动攻击,应该趁他立足不稳之际,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声音很弱。
作为草原儿郎,巴根作为一名千户领导,虽然心里想着回家,嘴上却不会说出来,先套一下太师阿鲁台的意思。
巴根的意思,就是柱子。
这位千户当然不是鞑靼的柱子。
阿鲁台怒视巴根一眼,“朱棣会那么蠢,没有点准备就来和我们对峙?你敢说这不是他的诱兵之计?在没弄清楚明军的情况之前,不能擅动。”
又想了想说,“多派斥候,一定要弄清朱棣身边有多少兵力。”
少则打之。
多么……先退,再根据情况定夺。
帐门忽然掀开,进来一人,也没行礼,扫视众人一眼,轻笑道“太师可莫要着了朱棣的道儿,他身边肯定没多少兵力,他是跑到榆木川来唱空城计了。”
阿鲁台精神一振,“何以见得。”
进来的人不是鞑靼人。
是个四十来岁的读书人,穿着大明的青花儒衫,面目儒雅,刚到暮春,却拿了把折扇意思意思,端的是风流倜傥,尽显读书人的潇洒之气。
也有些迂腐。
他叫吴笙游。
还有个比较接地气的真实名字吴小四。
从真实名字可以看出他的出身。
吴笙游是大同人士,因参加科举屡第不中,回到故乡办了个私塾,日夜读书,希望厚积薄发,等几年再去参加科举,一举光宗耀祖。
靖难之前,鞑靼数次南下侵扰边境,吴笙游也是脑子抽了,想着写两首边塞好诗,若是科举不中,靠这两首诗去拜谒朝中要员,争取得到举荐。
然而狗屎运气不好,那一次他刚出边塞去采风,恰好就遇着鞑靼南下侵扰边关,于是这个读书人被俘虏了,又因缘际会,遇着了他的“伯乐”。
在美酒、“美人”和权势的侵蚀下,吴笙游的人生哲学变成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他成了阿鲁台的军师。
如今在鞑靼更是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此次南下,就是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