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变天了(1/2)
陆四率领淮军七千将士于齐河痛歼南犯清军时,千里外的江南却因拥立何人做皇帝而沸沸扬扬,当真是你家唱罢我来唱,好不热闹。
由于控制江北的淮军军政体系严密封锁南下道路,并广为散播崇祯及三子从海道逃出的消息,南都的明朝官员信以为真,一个个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为了迎接皇帝,南都群臣派了不少人沿江守侯,内守备太监韩赞周更是派兵在崇明海口等侯,群臣连同勋戚无一不盼帝舟早至。
可是等了都快一个月了,沿江不见帝舟,海口更不闻帝来,甚至连皇帝诸子都不曾见。
渐渐的,谣言四起,都说皇帝恐怕已经殉国。
就连一开始深信皇帝“南来”的史可法也为之动摇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五月十九日,凤阳总督马士英快马来报,皇帝殉国!
这个消息是从北京逃出,化装为平民经河南至淮西的原大学士魏炤乘带出来的,此时距离崇祯殉国已经过去两个月。除带出皇帝殉国消息外,魏炤乘还言太子及永、定二王皆被李闯擒获。
陆四也是千算万算,没算到会有个大学士不走海道,不走运河,反而从“敌占区”冒险徒步穿过跑到凤阳去。
实际上,这位魏大学士是降了顺的,并且在满洲人兵临北京时跟着李自成一块往西逃。
只是跟了没两天后,魏大学士突然开了窍觉得李自成兔子尾巴长不了,就偷偷的开溜,硬是凭着两块脚底板从京畿一路走到淮西。
凤阳总督马士英见到这位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时,险些没认出来,那叫一个惨。
皇帝殉国的消息马士英可不敢瞒,于是立即将这一重大消息快马报至南都。
只是,这位马总督却是同时派了两拨人往南京传讯,一拨是19日走,一拨是20日走。
19日走的那拨将消息先告诉了从江北脱险的漕运总督路振飞,这使得路振飞同水师总兵郑鸿逵比南京城提前一天知道皇帝殉国。
而在此之前,路振飞曾去过凤阳,就唐王登基的可能性同手握重兵的马士英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噩耗传来,南京城中当政和在籍的大臣们如雷轰顶,乱成一团,大小衙门、大小诸公无不放声痛哭。
一日之间,南都竟成哭城!
哭了一天后的群臣们第二天算是清醒过来,然后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关系所有人命运的大事——谁来当皇帝?
一场争执就此展开。
南京及其附近地方的大臣、勋贵、太监和手头握有兵马的将帅部加入进来。
以血统亲近而言,崇祯祖父神宗皇帝诸子、孙还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另外神宗兄弟的儿子则有潞王朱常淓。
那么在皇帝和直系继承人都不存在的前提下,按照大明立君储序制度,皇位人选首先必须考虑福王、桂王、惠王。
而在福、桂、惠三王中福藩朱由崧又处于优先地位,这是因为三亲藩中福藩居长,桂、惠二藩又比崇祯帝高一辈,不如朱由崧援引“兄终弟及”继统适宜。
然而问题出现了,福藩至今下落不明!
当政大臣们不可能拥立一个不知是死是活,也不知在哪的亲藩为帝,于是礼部提出建议当按礼法当在桂、惠二藩中择立一个。
只是,这个建议又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桂、惠二藩在崇祯十六年时张献忠部进入湖南时逃往了广西,距南京实在太远。光是送信过去就得一个月,接信启程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两个月。
大明的江山社稷能两个月没有天子吗?
漕运总督路振飞同凤阳总督马士英“重拳出击”,联名上书南京通政司,倡立唐王。
在这份联名书上还有凤阳监军太监卢九德、总兵黄得功、刘良佐、朱纪、郑鸿逵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