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职低配 百官郊迎(2/3)
天津方面除骆养性这个总督改任河北布政使外,原天津巡抚张忻则改任河道参议。
同样,西营降臣也适用“高职低配”。
除孙可望、李定国及汪兆龄、胡默等原大西中央政府的官员外,近来陆四又将张献忠任命的四川总督张以泽改任为山东布政使,天授府知府周综文往淮安任职漕运参政官。
陆四这次专门在保定停留两天,一是就河北境内官田罚没问题于夏大军这个实际主政官交待,另外就是就河北发展问题讲几点自己的看法。
河北因原是北直隶,境内有很多前明时期的皇庄官田,清军入关后在河北也大肆圈地,现在大顺成了北方之主,关于这些土地如何分配就成了为政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陆四实事求是的方针下,夏大军首先将被清军圈占的田地发还原主,没有原主的则同皇庄官田一起统计。
整体上执行两个策略,一是就近,一是就军。
“就军”原则就是将大量成片土在一无原主,二无百姓可分的情况下,专门拨出用于配分大顺有功将士。 对此,陆四原则上同意。 自家即将做天子,追随自家的将士们肯定也要有富贵。 富贵之基础,一是权,二是钱,三是地。 三者之中,地又为基。 这是古往今来封赏基础,陆四这边纵有其它方式,但也必须尊重这个基础。 夏大军又请求废除明末以来一切加派钱粮,如三大饷一律停征,今后赋税只征正额及火耗。 “今后赋税如何征法,待我回京后会另有安排。” 陆四所说的另有安排自是“摊丁入亩”这一政策。 现下北方多地少人,原地主阶级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可以说是被削弱了七成,因此大顺看上去是一穷二白,举目为艰,但却又是一张可供陆四泼墨的白纸。 任何前人、后者的改革措施,在陆四这里都可以得到自由发挥。 因为,根本没有反对者。 反之,南方就不是陆四想干嘛就干嘛的了。 “河北眼下困难,但只要抓住地和海,河北将来是大有作为的。” 陆四明白告诉夏大军,除了恢复地方民生,与民休养,轻徭免役外,他这个河北巡抚也要将眼光看远些,不要盯着河北这点人和地。 因此,河北省可以利用天津港口,组织官方的海贸船队,与朝鲜、倭国互通有无。规模上去后,中央这边也会给予政策支持,将来整个大顺朝都要走出国门到海外去做生意。 “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地里的东西再多,也不及大海中一瓢水。” “都说当官要为百姓负责,要让百姓过得好,所以千百年以来当官的就想着让百姓在家好生种地,面朝黄土干一辈子,累死累活不过养家糊口。这个不好,咱们大顺的官不能这样干,咱们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有地不叫有钱,有地也不叫好日子,得有钱。怎样才能有钱,那就是得做生意,同天下人交往...” 陆四将天津这个出海口的重要性详细于夏大军说明,并且给了夏大军可以调动水师的权力。 只要夏大军不傻,他这个河北巡抚一定能够通过天津给全省的百姓谋取福利。 但如何防止天津将来因为海贸坐大,形成官商集团进而导致天津这个府压过河北这个省,陆四也有些想法,只是这些想法怕是他这个隆武帝驾崩也不会有实施的时候。 将来事,总有后人解决。 离开良乡时,同夏大军一赶赶来的河北布政使骆养性向监国推荐了一个人材,是原通政使王公弼。 陆四觉得骆养性这人很有意思,虽然气节不昨样,但识人眼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