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与外星精灵论道(四)(1/2)
见咕咚和翎儿都点了点头,张昊继续发挥道“当然,你说妙和徼就是叠加态这个是没错,只不过叠加不是形式机械的叠加,而是一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全息重合对应的玄同状态。
而修道之人所观结果之相状,与其修为境界层次有关。
世俗凡人的观察法都是单一的出定状态,即常有欲的状态,没有主观能动性,只能对境生心,只能被物所转,不能转物。
修道之人的观察法有入定和出定二种态,所观结果之成像也有二态,即妙和徼,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真谛和俗谛。
但实际上,未证果们的修道之人的入定,不一定处于真正的“大定”状态,往往只是相当于瑜珈修炼中的“小止观”,甚至只是处于”顽空”或者“恶趣空”的魔境状态,其境界层次还只能说是一个门外汉,真正入门后才会领略到大乘止观境界,真正观察到“徼妙同观”的“中观”叠加态。
处于这种中观叠加态时,真俗不二,或者说圣俗不二,脱离了二元对立的范畴,也就是说不再是世俗意义上的相对之法了。
而老子所观的是妙与徼的叠加态,可以随心所转,这就是妙。佛教中有一句话说心能转物,即见如来,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所以,老子看到的实相,用佛教中的说法,称之为现量、当量,或者干脆说无量;而现代科学中的概念,或者理性逻辑思维,用佛教中的说法,称之为比量、较量或者说思量。
而在物质微观量子层面,这种叠加态就非常明显了,具体表现为量子的波粒二象性,能量和质量可以相互转换,能量即是心量,所量即是质量,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就叫能所不二,非一非异,超越能所二元的对立。
同理,能知与所知也是如此。
能知是我们的心性本来具有的本能属性,或者称之为主观能动性,或者说本性光明,或者称之为灵性,佛性,佛心,道心,心灵,本来面目,真如妙心等等名词概念。
而所知的客观对象,与能知的心性,从俗谛的角度上来说,二者本来就是一体的,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一个主体,一个表象,二者体用不二。
但从圣谛上来说,二者是一体的,说是一个东西,就落了言诠,着象了。所以只能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来勉强表达,非一非异,说似一物即不中。
我们之所以能认识外界事物,是因为我们心性本来就具有这个能见和能识的功能,但为什么有这个功能呢?是因为我们的心识带有最底层的本心的“相分”,正是因为这个相分让我们能够认识到外界现象,或者说外缘,这就叫“带相而缘”。
就好像现在开始广泛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一样,如果系统内部没有被扫描对象的相片作比较分析,如何能识别出对象的身份呢?
至于,这个内部事先就存储好的相,或者说本心的“相分”又因何而来,为何而生?那是因为我们的本心之中本来就有含藏一切的种子,所以本心又叫种子识,或者叫心王,或者潜意识,或者无意识,或者叫阿赖耶识。
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而具有先验哲学意味的第七识,即我们的内在自我,又叫未那识,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灵魂,也可以近似理解为下意识。
第六识就是意识,也可以称为显意识,通过我们的大脑组织的部分功能起作用,具有抽象思维功能,并与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功能摄取外界信息产生的前五识,合称为前六识。
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类别信息,也就是“六尘”通过“六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功能器官接收,生成电信号传输至大脑某处,然后经过大脑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六种功能加工处理,从而形成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