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扭转命运(2/2)
这才是一个下属应该问的问题。
李晔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辅军青壮尽起,能有多少人。”
张承业淡淡道“四万人,一万可战之兵。”
这个数字倒是出乎李晔预料,“好,一万可战之兵交给朕,剩下三万人充作辎重兵。”
一万人,加上长安的禁卫、天策二军,差不多两万大军,周云翼的三千骑兵,还有细柳城的五千新军,王行瑜的两万邠宁军,一共四万八千兵力。
攻一座城是够了,若战事不利,李晔准备尽起境内青壮。
这是一场灭国之战。
攻灭李茂贞,李晔才能彻底在这唐末乱世站稳脚跟。
李晔连发三道诏令,加封李继岌为南面招讨使,李继徽为北面招讨使,同时令金州冯行袭出兵西进,牵制李继岌。
兴元有大军驻扎,威胁最大,必要的防备还是要有的。
而李继徽虽然兵力不多,但以七千残军攻下邠州,能力和眼光绝非寻常。
两道任命,就是安抚他们。
半个关中都被动员起来,同州的兵马源源不断涌向长安。
而赵崇凝也从荆襄带来好消息,赵匡凝同意卖粮。
这几年北方战火不断,但荆襄风调雨顺,不但卖了二十万石粮食,还送来今年的赋税,以及一批军械。
这让李晔感动不已,暗叹大唐两百八十年的天下不是白坐的。
唐廷封了这么多节度使,还没一个蔡州出身的赵崇凝给力。
世事之奇,不过如此。
这批粮食解了李晔的燃眉之急。
让李晔可以不用等到秋收之后发动进攻。
长安西南,香积寺。
近五万大军聚集,从荆襄运来的粮草,经由商州源源不断囤积在此。
安史之乱时,香积寺之战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郭子仪、王思礼、李嗣业等名将就是在此地大破安史十万叛军,扭转了大唐的命运。
但经过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还有前些时日的李茂贞大肆破坏,香积寺大不如前,只剩下残垣断壁,所有僧人都不知去向。
不过这并不能影响李晔激昂的心情。
选在此地兴兵,就是向天下宣示,大唐的命运将再次在此地扭转!
六月的关中,烈阳高悬,从黄土高原呼啸而下的风里,带着一丝凉气。
旌旗、长矛、铁甲构成一片铁林。
“一百三十多年了,大唐已经衰落了一百三十年!”在李晔心目中,大唐被安史之乱一刀两断,虽然有过元和、会昌、大中三次短暂中兴,但都是苟延残喘,无法扭转大唐江河日下的命运。
“而今天,大唐将在尔等手上再兴!”
李晔每说一句话,身边的五百亲卫都跟着大声重复。
“大唐之兴,亦是尔等之兴!大唐之盛,亦是尔等之盛!诸军,愿随朕重振大唐否?”
“愿!愿!愿!”叫的的最凶的是禁卫军和天策军,接着是辅军和青壮。
声音和情绪都能感染人。
邠宁军起初无动于衷,但不知道阵中谁先叫了一声,如同洪水溃堤一般,“愿、愿、愿!”
“攻破凤翔!”李晔喊道。
“攻破凤翔!”诸军回应,声动长天。
大军之中,王行瑜看着周围如疯魔了一般的士卒,心中生出一种不妙的感觉来。
在他手下,邠宁军可没有这么斗志高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