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学古筝(2/3)
第二天李涯陪着舒月出去,还真打听到一个退休在家的老琴师的住址,两人上门去请。
走在巷子里就听到琴声,两人顺着琴声来到门外,李涯听着乐曲不熟悉。这也正常,他熟悉的也就是《梁祝》、《昭君怨》、《渔舟唱晚》,其他的听着找不到节奏,记不住。听着乐曲直到结束,才举手敲门。
门一开,一个六十多,浑身利索的老太太开门,见是不认识的人,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李涯忙问道“是梁道斋老先生家吗?”
老太太望了望两人,说道“是,你们找他有什么事吗?”
“我想跟老先生学琴。”舒月接话说道。
“进来吧。”老太太说着,虽然脸上有些不情愿,还是让开了门请两人进去。
“老头子,这两人找你学琴。”老太太对老伴说道。
“学琴?我不会,我只会筝。”梁老先生看着两人说道,“再说,年轻人正是为四化建设出力的时候,要学就学点有用的技术,学这些有什么用?”
李涯说道“梁老先生,她现在有了身孕,正是心情容易起落波动的时候,我想她学学弹琴,保持心情怡悦。”
“有身孕了还学什么琴?学琴要长时间坐着,对孕妇不利,在家安心待产不是更好?”梁老先生说道。
“我们可以分阶段学,一次时间不用多长,十几分钟这样。”李涯脑经一转,想了一个变通的方法,道,“而且,还可以站着学嘛。”
“站着学?”梁老先生本来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一下子生气了,怒道,“那是学琴吗?是学琴的态度吗?那是玷污琴的清雅高洁!”他八岁开始跟着师傅学古筝,每天端坐六七个小时练,动一下就是一竹片,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心性不定,经常被抽得后背红肿。学古筝的那段经历,他可是吃了不少苦。不过也正是由于师傅的严格,他才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技艺,完全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所以,老先生听李涯这么糟蹋琴艺,非常愤怒。
“老先生息怒,他不是这意思。”舒月本来在跟老太太说话,见了赶忙道,“他也是为了我好。”
“我看这孩子还不错,要不就答应他们吧。”老太太说道,她跟舒月虽然才说了一会儿话,却很喜欢舒月这么懂事的孩子。
老头子转头看着舒月,好一会才说道“这位小同志我看着眼熟,你姓什么?”
“我姓舒,叫舒月。”舒月回答道,不知道老人家是什么意思。
“不姓王?”老先生有些失望。
“嗯,我不姓王,不过我外婆姓王。”舒月说道。
“你外婆姓王?她叫什么名字?”梁老先生带着些许期盼地问道。
“外婆叫王立梅。”
“还真是她!”老先生很是高兴,说道,“我一看你样貌,跟你外婆简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我就说嘛,怎么会有两个不是亲戚却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老先生认识我外婆?”舒月问道。
梁老先生笑道“当然认识!当年我跟师傅学筝,经常跟着师傅赶场子,你外婆家当年在上海也是殷实人家,他们办宴会我跟着师傅去过两次。对了,还有她弟弟,叫……王立志,当时他还想跟着师傅学古筝呢。他们姐弟两现在还好吧?”
“都好!都好!”舒月说道,“外婆现在在温哥华舅舅家,舅公在苏州。”
“你外婆在温哥华,加拿大那个温哥华?”身处大上海,而且也算是一个文化人,梁老先生当然知道温哥华在哪里。
“是。当时国内战乱,外婆一家为了躲避战争,去了加拿大。”舒月解释道,“不过当时舅公已经离开了,没有跟着一起去。”
“难怪之后再没见过他们。”梁老先生又说道,“你舅公怎么不回上海?”
“舅公离家之后就参军了,跟着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