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科举取士(2/3)
落给吞并。
——
新汉建隆四年,十二月。
临近年末,汉国的局势相对平静,赵广在处理了陇上、河西事务后,回到长安与陈寿、诸葛绪、苏愉等人叙叙治国之策。
有空闲的功夫,赵广也会带着诸葛婉一起,到扶风、冯翊等地,问询下汉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情况,统计菽豆、小麦的收成,过问下民生疾苦。
日子过得平淡又充实,而这便是一个执政者最为基本的素能。
这么长时间以来,作为汉国的实际控制人,赵广其实并不合格。
可能是武将出身的缘故,赵广更中意领兵在外征战,开拓汉国疆土,对于国家的治理方面,虽然赵广内政值也达到了84,但兴趣这个东西,还真不是系统能够改变的。
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人才是关键。
汉朝的察举孝廉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弊端日渐显现,赵广也多次与朝中官员商谈,准备在新汉推行科举制度,以代替原先的人才推举方式。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也就是地方郡守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向上级和中央推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其中的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官吏特别荐举,二是州郡正常察举,一般以后者为主。到了汉末门阀垄断时期,特别荐举又成为主流。
比如董卓,在洛阳当太师时,保荐的官员不计其数。
这就造成了要想得到好的官职,必须先找合适的人保荐,在这方面,门阀无疑有先天的优势,寒门子弟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察举制度的弊端就在于此。
对于察举的弊端,如苏愉、诸葛绪等世家大族感触不深,如陈寿、马融等人则是深有体会,他们对赵广开办太学、改革察举的主张也最为支持。
自新汉定都长安以来,赵广就一直有改察举为科举的想法,不过,在穿越前赵广不过是一矿业大学的普通学生,学的专业也不对口,对科举制度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明经、进士两科上面。
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前者易,后者难。
明经的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进士的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所以,科举考试一直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对于具体考什么内容?重点考什么题目?赵广没有过多的过问,他相信以陈寿的见识,会拿出合适的方案来。
“科举势在必行,理由有三,其一,投牒自应,但凡是读书之人,皆可分级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由此可打破门阀高门之垄断,为寒门学子入朝为官打开通道。”
“其二,科考定期举行,既为读书之人树立了目标,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更替,可避免出现人才断层。”
“其三,实行严格考试的制度,考场设立主考、监考、阅卷等科考官员,如此一来,既可统一取士的标准,以防无能之辈混入,又可防止抄袭、窃取等作弊行径。”
面对朝中大族出身的大臣疑问,赵广从三个方面,抛出了科举制度相比举廉、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的优越性。
苏愉等人听赵广这么一说,仔细的想了想,也不再多言,这件事情,反正由陈寿在牵头负责,扶风苏家在新汉算是大族,但放到汉末也不过是一个地方上的小豪族,跟四世三公没办法相比。
拼本事就拼本事。
苏家的子弟也不比他人差了多少。
苏愉这么想,韦家、杜家、卫家、裴家等关中、河东的大族考虑的也差不太多。
至于南面的巴蜀一带,本来就没有什么大族,在蜀汉灭亡之时,地方上的土豪也被魏军杀了不少,剩下的除了元从功勋外,也就如陈寿、杜轸这样的小族子弟。
——
汉国在为如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