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为啥总有刁民想害朕(1/2)
为什么总有刁民想害朕!!!
孟小贝忽然感觉很绝望,参加一个活动而已,居然处处被针对。
她有点后悔,自己之前拒绝的态度不够坚决。
就这些活动,谁稀罕参加啊,惹得一身的麻烦!
她低头看了看装颜料的包装盒,没错啊,这和颜料上分明写着“中国画颜料”,正是她之前亲自购买的那盒。
她随手拿起一支颜料仔细察看,从外表看与国画颜料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每支颜料上一排细小的标注,上面写了“油画颜料”四个字。
已经很清楚了,这盒颜料被人动过手脚,所有颜料都被掉了包,换成了外表看似一样的油画颜料。
是谁干的?
徐佳音还是崔雪曼?
就这么盼着她在台上出丑?
孟小贝看了眼另一侧的徐佳音,对方正怡然自得的演奏着钢琴曲,微微抬起的视线看着她的方向,表情像是非常陶醉的样子。
孟小贝一股无名之火在身体里燃烧,虽然她没有证据,但徐佳音前科累累终究摆脱不了嫌疑。
台下的观众都瞪大眼睛看着台上的表演,尤其是赵敏芝,此时更是激动不已,两个女儿都这么优秀,她的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骄傲的表情。
媒体们的镜头,更是不停的在台上与台下之间切换。
怎么办?
孟小贝站在台上,脑子里飞速运转,想着应对之策。
所谓艺术,无非就是对美的一种诠释。
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产品,依存于一定的物质为载体,它必须是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
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境美和意境美,在生活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的生动、具体、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而绘画则是将艺术形象化,说白了,就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所以每个艺术形象都必须以个别具体的感性形式出现,把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真实地表现出来,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人产生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感。
艺术形象又是艺术家认识体验生活的结果,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结晶,因此艺术形象又具有艺术家审视、体验生活时把握到的鲜活性和具体性,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够感受、把握到艺术形象的色彩、线条、声音、动作,给人以闻其声,见其人,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如郑板桥画竹子,他观察、体验竹子的形象始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艺术构思孕育了“胸中之竹”,而磨砚展纸、稍作变相最后完成了“手中之竹”,可见竹子的形象自始至终伴随了画竹的全过程。
周树人先生就曾说过: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
绘画侧重强调主观精神,多采取夸张、变形、象征、抽象等手法直接表达主体情感体验与审美需要,实现艺术形象的创造。
国画的特色不仅在于其工具材料,毛笔、宣纸、颜料,有着很大的特殊性。
更重要的,是它高度重视抒发主体的内在精神,强调“以形写神”、“神形兼备”,追求气韵、传神和意境,不是向着客观世界去研究形象的物质特性,而是为着心灵需要去触及绘画的形象性,含蓄、深沉地表现主体精神品质,由此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
所以说艺术是形象把握与精神理念的有机统一。(抱歉,有点扯远了。)
因此,绘画怎么可能被颜料束缚?
任何一种颜料,或者说物质,只要将其特性巧妙发挥与运用,就能够表达出美的意境。
无知的人以为换了种颜料,就能将人难倒在台上了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