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雄 > 第804章利弊

第804章利弊(2/3)

目录

之责也,望大王允准。”

李破点头道:“有商有量,才可成事,你说。”

岑本站起身,躬身一礼,暗自咽了口唾沫,这应该是他归顺汉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问对了,而且事关社稷基业,他可不能说错什么。

“国号,国之表也,帝之大姓也,其规未定,可秦汉魏晋,皆有先例可循。

今大王欲以唐为号,在微臣看来,有利有弊。

利者,大王之前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传之于众人之耳,必有天命之说现世,虽两唐相继,也可自圆其说,只需大王施以仁政,广聚人心,日久必以大王所立为正朔。

啊,臣说的有些小了,异日臣等随大王堪平四海,鼎定九州之时,又有谁会再提起为政数载之唐王李渊?

再者,大王既擎日月星辰之旗帜,又得唐之号,也正有接引前代,继往开来之势”

听到这里,温彦博等人都稍稍松了口气,尽都暗道,岑景仁思虑敏捷,条理清晰,口才更是了得,说的话也颇有道理,这么看来,以唐为号倒也不算胡闹。

其实吧,这道理谁都懂,只是被汉王殿下突袭了一下,仓促之间,谁也想不太清楚,再加上李破一直在那唠唠叨叨,更扰乱了他的思维。

岑本这里只不过言简意赅的给整理了一下,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没请何稠到场?何稠年纪太大了,有些东西在他的思想里十分顽固,而他又曾主掌大府,熟知礼仪规章,甚至是诸般典故,所以会非常难以说服。

不像现在这般人,最大的就是杨恭仁,五十多岁,最小的就是岑本,年纪还不到而立,比李破都要小。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像老人一样墨守成规,而他们也更愿意帮助汉王殿下成事,而非劝阻他如何如何。

李破做事一向考量周全,今次也一样,同样的他也确定局面会向他想要的那样去发展。

而在他的心目中,唐多好啊,虽然被李渊用过,但没关系嘛,大唐大唐,听着顺口而又阔气,要是弄成什么汉啊,晋啊,甚至是按照日月星辰旗的意义弄个明啊什么的,怎样一个别扭了得?

还是那句话,这事没人做过不假,可咱来做一做却也无妨。

李破瞅着在那可劲摆活的岑本,心说这是该说弊端了吧?最好给我悠着点,不然你这年纪轻轻的,那么长时间的仕途都攥在咱手中,总有算账的时候。

岑本阴阳顿挫的,按照既有的节奏在诉说着他的见解。

“有利即有弊,李渊虽死,可陇西李氏仍在,子弟颇众,若大王以唐为号,若将来李氏立可以此为由发难,行那大逆不道之事

若大王决意如此,那陇西李氏臣以为应早做打算,勿要养虎为患。”

一直温尔雅的岑景仁偶露峥嵘,就建议李破对这样一个关西大族动手,让李破都惊讶了一下,心下嘟囔,还真是咬人的狗不太叫唤

岑本还有很多话要说,可扫了一眼堂中众人,明智的打住了话头,“臣智谋浅薄,只想到了这么多,如何决断,还请大王与诸位商议。”

这就很聪明了,年轻人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卖弄,得意时不知收敛,岑本为官多年,这个毛病却已经改的差不多了。

而经他开了个头,气氛果然就不如方才拧巴,解说的很到位,其实内里的含义其他几个人都能琢磨的出来。

一个呢,就是李破心意已决,绝非其他人轻易能够动摇,与其劝阻,不如极力助大王成事。

二来呢,国号之事看似不小,其实和其他事比起来,并无多少实质性影响,不管是隋还是唐,也只会让人有所不适,只要将来能一统天下,这些都是细枝末节。

不见刘邦当初被封汉王,恼怒非常,因汉王不过小王而已,可当他登上帝位,国号起的也是汉,过后又有谁来诟病于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征服者 乐队的盛夏 开局入赘大唐李家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五百个郭靖 我去半岛当影帝 我被迫挖了邪神的墙角 从率土开始的崛起 穿越商家女的逆袭之路 掌门师叔不可能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