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回 乱世铁骨怀金心(2/3)
,面露苦涩,想来他先前曾以为这诸葛咎之事,不过是尹温烈编纂出来,用来恐吓他们的谎言,不想如今似乎是真,故而他仰天长叹道:“为何如此奇人异士,不能为我所用,却去投那姜国!?真是天不助我大卫啊......”
正当他以为无计可施,将要撤军之时,卫军之中又有精于算计者上前进言道:“将军,这诸葛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能,若放虎归山,日后必成我大卫心头之患,宜当尽早除之。”刘明自然也知道此事要害,但却无可奈何:“他龟缩在城中,如何能将其除掉?”那人遂在刘明耳畔耳语一阵,刘明闻言大喜,当即吩咐人去做。故而卫军阵中便冲出一对盾牌手,冒着箭雨上前喊话道:“莫要再射!莫要再射!我们家将军有言相送!”
城楼之上的诸葛咎闻听此言,便摇动羽扇,示意士卒们暂且不要再放箭,但却不能松懈警惕,若有变则再度万箭齐发。“且听他们究竟还有甚么计策......”诸葛咎如是想到。见箭雨逐渐平息,刘明便亲自驱马上前,对着那城楼之上高声喊道:“久闻诸葛先生大名,想来前日里破刘辩虎豹骑,与今日破我十万大军者,便是诸葛先生。虽说你我乃是劲敌,但老夫亦有爱才之心。知晓诸葛先生乃是忠义之人,定然不会叛主求荣,投奔我之帐下,故而老夫只求一见,一见便可!”
诸葛咎闻听此言,琢磨一阵,便探出脑袋来,看了一眼那刘明,朗声回答道:“刘将军,诸葛咎在此!”刘明与那诸葛咎相视一眼,先是一愣,但很快便回过神来,抚须笑道:“人言诸葛先生正值青春年少,我却不信,今日
一见,果然如此。不想诸葛先生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真是叫人倾佩不已。老夫还有一不情之请,若先生答应,老夫当即撤军,绝不为难扬宁府的百姓,更不会为难先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决不反悔。”
但诸葛咎却颇为谨慎的问道:“若是我不答应阁下,刘将军又要如何?”“若是诸葛先生不答应,那就休怪老夫无情。我今尚有一万人马,此处军令一下,但不知这扬宁府城究竟能撑几时?老夫虽不知先生城中虚实,但想必先生自己心知肚明罢。”诸葛咎闻言,心里咯噔一声,他非常清楚如今的情况与处境,若是卫军全力攻城,只怕不到半个时辰,扬宁府城便被玉石俱焚,满城百姓都将陷入水深火热之绝望境地。这无疑是一场极为凶恶费神的博弈,只看如今那边先低头认输。
故而那诸葛咎复又问道:“将军有言但说无妨,容我自斟酌一番,定然给将军一个答复。”刘明遂直截了当的说道:“老夫十分敬仰先生才能,若能于阵前与先生讨教几句话,并马齐驱一段路途,便算是此生一大荣幸!不知先生肯赏光否?”闻听此言,扬宁府的守城将士皆错愕不已,未曾想到这刘明竟然有如此打算。但这几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诸葛咎去了,那这必然是一道陷阱,为的便是引他出城,好借机暗害。可若是诸葛咎不去,遭殃的便不是他一人,而是整座扬宁府城。
可即便如此,将士们还是不肯放他出城,只是面露悲怆,哀声劝道:“先生,你万万不能出城送死啊!只要先生一声令下,我等具会奋勇当先,与这扬宁府城共存亡!先生,先生......”众人百般劝阻,不想却无济于事,诸葛咎执意要出城赴那刘明之约,即便心中五味杂陈,酸楚难当,也不改心意。
故而他极为淡然的摇着羽扇,微笑着说道:“你们若是阵亡了,又有谁来保护扬宁府城与扬宁府这一城百姓?你们哪一个人不是爹生娘养,哪一个无有亲人姊妹,你们若是阵亡于此,他们又当如何?想我诸葛咎无牵无挂,只有一腔热血,要倾入江海,以彰碧血丹心。我既已决意出山,匡扶大姜,平定天下之乱,便要尽节如命,宜当视死如归。这条路鲜有人善终。自我决意出山那刻起,便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