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遥感观测技术与预测地震(3/4)
视线。
受限于光速,遥远的宇宙当前发生了什么人类永远无法知道。
就像六百光年外的参宿四,现在是否已经爆发了超新星,谁也不知道。
那些通过各种天文望远镜和摄电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获取到的数据,只不过是光穿越了六百光年的距离后带来的。
这也意味着,在地球上,如果没有超光速观测技术或者光速补偿观测技术的话,人类能看到的,永远都是六百年前的参宿四。
至于现在同一时刻在参宿四上发生的事情,人们要等到六百年后,才能知晓。
光速,是辽阔无边宇宙中最大最厚的一堵墙。
它隔离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文明,只有少数文明才得以突破它的限制,看到或者去往更遥远的宇宙。
目前来说,在各种观测技术中,韩元最想要的就是能够突破光速的观测技术了。
这样他就能实时的看到遥远的宇宙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被动的等待光将信息带过来。
除此之外,超光速的观测技术也能应用宇宙战争中。
在双方差距没到完全碾压的情况下,宇宙战争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数的多少?还是武器的先进?亦或者是后勤工作?
都不是,是信息。
信息的获取,是决定宇宙战争的成败因素。
宇宙实在太辽阔了。
对比起地球上发生的各种战争来说,宇宙战争绝对是另外一种形式。
光是一个太阳系,就足够容乃无数的星际战舰。
大大小小的战舰往太空中一钻,没有足够的观测手段和信息获取手段,你眼前只有漆黑一片的太空,什么都没有。
而以光速为基础的各种观测手段和通讯技术,在太空站的时候,信息延迟就体现出来了。
地球上和火星最远的距离的时候有四亿公里左右,按照这个距离来算,以电磁波进行沟通的话,每一次的通过都足足有一千三百三十秒。
也就从地球上发一道指令到火星,火星上的人需要足足二十二分钟才能接收到,更别提更远的海王星,冥王星等星球了。
光速很快,但在以光年为单位计算的宇宙中,又显得太过缓慢。
光从太阳系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都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而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如海滩上的一粒沙子一般渺小。
韩元需要一种新技术,来打破光速的限制,哪怕只是在观测方面。
但很可惜的是,在初级观测应用知识信息中,他并没有找到这类型的技术。
整个初级观测应用知识信息里面的各种观测技术没有一项是突破光速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份资料他没用了。
相反,里面的很多观测技术他都能用得上的。
既然有观测,那么自然就有反观测。
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只要没有突破光速的限制这条规则,那么他的观测手段就突破不了光速。
而与光速齐平和微次于光速的观测手段也就那些。
各种电磁波,中微子,引力波等等。
有了初级观测应用知识信息,韩元对于应对十一光年外格利泽1061星系中的那个外星文明更有把握了。
.......
从思绪中回过神来,韩元加快速度将弓盾和锁子甲这种防护设备绘制完整。
随即,他拿着两张图纸来到了一个加工车间,没一会,两个x1型工业机器人便送过来了一些材料。
有合金锭,有木材,也有丝线,尼龙线之类的东西。
看着眼前的材料,韩元想了想,从里面挑了几块木材和两块合金锭。
他准备先制造出来一块古代护盾出来试试。
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