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文昌旧事(3/6)
解释。
其实过桥贷款利润比较大、回款周期短的操作模式是给贷款企业过桥资金。
企业甲欠银行乙一笔1亿的贷款,短期内就要到期归还贷款,但是企业甲的资金被占用,贷款还不出来,企业甲就会和银行乙[负责人]协商延期归还贷款的事宜。
但是延期归还会降低企业甲的信誉,也会让“银行乙”难办。
于是银行乙会主动/被动引入一笔“过桥资金”,这笔过桥资金用来归还企业甲的贷款,企业甲需要给过桥资金和“银行乙”一笔利息和“介绍费”。
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前面的贷款还清了,后面的贷款也就好谈了,银行乙会再贷一笔资金给企业甲。
通常来说,过桥资金帮助归还贷款以前,银行乙已经“私下”明确肯定会贷给企业甲一笔新贷款,而这笔新贷款里面,过桥资金的钱会直接划走。
对过桥资金来说,这种生意风险就非常低。
而且,这种操作,真是皆大欢喜,大家都开心,乍一看也没有伤害到任何人的利益,不管是公的还是私的。
把这一个闭环拆解开来看,无非就是企业甲还不出贷款,找人借了笔钱先还上,然后再重新贷一笔款还给借给它钱的一方,什么毛病都没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昌围的闲置资金会越来越多,把闲置资金拿去做这种生意,初始可以做到资金每年翻番,随着资金量变大,也能保证一年有成的利润。
时机成熟的时候,文昌围也可以建立一家金融机构,甚至是文昌银行。
这种生意利润高、风险小,难点就是门槛很高,不是谁都可以做。这也是好生意的共性,好做的生意往往不是谁都能做,只会成为少数人的自留地。
这道门槛,对文昌围来说并不是问题,京城那里有个瘦了吧唧的女人,她可也算是半个文昌围人,透过她,文昌围搭上一些人还是可以的。
把弄好的章程揣在身上,南易又往食品厂走去。
如今的食品厂,虽然还叫厂,可规模已经不小,这个规模不是说工人规模,而是产品规模。
从最早做山楂片、果丹皮,拓展到做各种无花果,接着又进入了糖类行业做各种糖。
小伞糖,糖的外形和一把雨伞一样,也和酸三色类似,有各种颜色;棒棒糖,糖藏在一个塑料棒里的那种,等吃完了,塑料棒上面都是牙印;
还有橘子糖,外形和味道都和橘子比较接近,当然别指望里面真有橘子成分,都是用色素和为甜味素调剂出来的。
另外还有数字字母饼干、伞蛋糕、酸梅粉、柠檬片等都已经研制成功,正在一个个排期上生产线和投入市场。
食品厂的实验室还在研究一种儿童营养口服液,里面含有各种名贵中药材,可以预防小儿麻痹、提高孩子智力、提高免疫力等等,反正按照需求,功效可以随便往上堆砌。
当然,按照南易做人的一贯原则,他从来不拿有和冇耍流氓,只会在剂量上做文章,说有什么功效肯定就有什么功效,只是这个功效可能要稍微多喝那么一点点口服液,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比如说,一万吨!
除了针对儿童的南爸爸儿童营养口服液,实验室还在研制针对女人为消费群体的刘太太美容口服液,针对少年学生的黑心k,针对老人的脑油金,还有两款针对全年龄段的三韭口服液和王八丸。
这些只是现在准备好的产品,等将来还会继续扩大产品线,可能还会推出什么宇宙一号、月亮神、黑蚂蚁、白蜘蛛之类的。
这些产品当然不会都以文昌围的名义推出,它们会被散到全国各地,让代理人来操作,总之,保健品这碗肥肉,这么好收的智商税必须得是文昌围吃最大块的。
谁来戗行,直接赶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