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九药厂的大坑(3/6)
亏空。
“1700万的亏空,不应该啊,第九制药厂的避瘟散可是卖了几十年,一直很畅销啊。”南易心里嘀咕了一下,接着往下看。
可翻到后面,南易就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不死心的南易又拿起档案袋抖落了一下,里面已经没有任何一张遗漏的文件纸。
南易把文件纸放下,抬头看着闵金生的脸问道:“闵区长,你想让我去第九制药厂当厂长?”
“对,只要你把第九制药厂[简称九药厂]搞活,不要让382个工人失业,不要让382个家庭陷入困境,你想承包就可以承包,你想合资就可以合资,我可以全力给你方便。”
听着闵金生的话,南易先考虑了一下到底要不要接这副担子。
没用几秒,南易就下了肯定的决定,接。
虽说接下这副担子会有不少麻烦,可益处同样不少,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接着,南易又思考该怎么接这副担子。
首先,承包就可以排除,承包,十有八九会给别人做嫁衣,而且得了好处的人,估计连个谢字都欠奉,不骂他一声傻逼就算是人品靠谱。
其次,好像没有合资的必要,南易就没有在国内成立第三生物制药子企业的想法,他倒是有计划在国内另起炉灶,建立一家和第三生物制药毫无瓜葛的药企。
承包太亏,合资没必要,那唯有股份制改革一条路,正好,股份制改革是现在的热点。
从1984年开始,国营企业实行“放权让利”、“承包制”改革的同时,一些城乡集体企业率先开始股份制的尝试,这给了有意进行所有权改革的国营企业很大的启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国营企业也开始尝试股份制。
19841986年间,京城、羊城、沪海等城市开始选择少数几个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1984年7月,京城天桥百货公司首次向社会半公开地发行股票,并形成了国家股占50.97,银行股占25.89,企业参股占19.69,职工个人股占3.46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1984年和1985年,沪海分别批准设立了沪海飞乐音像股份有限公司和沪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但其实对国营企业有目的地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是羊城,1985年,羊城批准了羊城绢麻厂、明兴制药厂、侨光制革厂3个国营中小型企业的股份制试点。
不过,就全国的情况而言,这个时期,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仍然限于中小型企业,不仅数量少,分布零散,而且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
去年12月,上头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在其中指出:“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规定出台后,一些省市随即开始挑选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沪海于1986年就曾选出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正式批准了沪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为股份制试点企业,并于今年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了股票。
形成国家股占74.5,单位股[其他单位]占1,和先后三次发行的个人股,共占24.5的多元股权结构。
南易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国内股份制改革的情况,确认了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闵区长,我在资料里并没有看到九药厂造成巨额亏空的原因,我需要知道这钱花去了哪里,又是经谁的手花掉的。”
“你这么说,是决定接下这个位子?”闵金生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没决定,我要先了解一下九药厂的情况,一接手就要背1700万的债,九药厂可是块烫手的山芋啊,我总感觉会吃力不讨好。”南易摇摇头说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