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利益在交换(3/5)
:为防止内容获取不全和文字乱序,请勿使用浏览器p阅读模式。
“哦,只开一家,还是想开连锁的?”
连锁在南家不算是个稀罕词,老佛爷易瑾茹就是连锁餐饮界的大老。
“我想先开两三家店看看情况,要是顺再张。就是现在政策还不允许私人开店,要开能以卖保健品的名义申请执照,药品只能偷偷卖。南易,你帮我拿个主意,我是找个集挂,还是直接找国营单位搞股制。”
说着,闻人兰月眼里满是冀的看着南易。
“嫂子,你开药为什么?单纯想挣钱,还是有其他想法?”
“南易,你听说过闻人堂吗?”
南易想了想,对“闻人堂”三个字很生,于是摇了摇头。
“你不知道不奇怪,闻人堂都倒了六十多年了。人兰月带着一丝苦笑说道:“清乾隆年间,京城有位走街串巷游方郎中,他叫闻人振兰,就是家的先祖,大都叫他闻人道士。
先祖以自制消暑闻药避暑散、无极丹为,经多苦心经营积攒了些许财,乾隆五十五年在前门大鲜鱼口胡同的长巷头条北口置了间铺房,上了闻人堂的字号,结束游方中的活。
闻堂凭着一剂避暑,一开就是两百年,在30年代的老京城曾经流传过“暑热天您慌,快买暑药闻人堂,抹进鼻孔通心腑,消暑祛火保安康”的顺口熘。
当鬼子的祛暑药仁丹和宝丹在国内大肆宣传,大量倾销,几乎每个城镇大街小巷都贴有仁丹广告。为了抵制日货,我的爷爷在原暑散的基础上开发出紫、绿、黄、白四种不同颜色新剂型的避暑,可以针对不同症状、不同病人,使用不同颜色品质更为完善的避暑散。
这种避散是装在一个八卦的小盒,打开盖,用指头蘸上一点往鼻孔里一揉,吸气,立即感到一股清凉气息由鼻而入,沁人肺腑,周身舒畅、清爽
与此同时,我太爷爷还善与生产配套的印刷厂,专门印刷包装纸、使用说明和宣传广告,开设了铸造锡制八卦药盒的生产车间,形成采购、制造、包装、销售一条龙的生产规模,有效地抵制了日货,领了市场。
不仅行销国内,还在泰国、印尼、缅甸打开了销路,那时遍布京城的大小百货店、小杂货铺、茶叶店等都代闻人堂的避暑散。”
闻人兰月苦笑中再加上几丝遗憾,“鬼子进城以后,我太爷爷就被卖药的鬼子商人报复,家里的人被杀,店铺也被烧掉。还好那时我爷正好跟着店里的掌柜出采购药材,因此躲过一劫。南易,我开药店既是为了挣钱,也是想恢复闻家闻人堂招牌。”
“没想到嫂子里还有这一段,然想重新立招牌,那和国营单位合作的路子就不合适了,还是得集体挂靠的路子,嫂子,挂靠的集体我帮你找,你每年交点挂靠费就可以,产权你可以放心,不会起什么纷争。”
南略有一点可惜,闻人月可是他看好人才,他原本还算过一段就人拉到不二药去,没想到人家志向远大,飞了。
忽然,在翻字典的易瑾茹大声嚷:“想好了,就用这个名字。”
南易转头看过去,“妈,什名啊?”
易瑾茹抬眼看着南易,志得意满的说道:“瑾茹贸易公司,这个名字好好?”
“好,绝对好,妈,我们就用这名字注册公司。”南易竖着大拇指,心里忍不住吐槽:“感情翻字典就是在做戏呗,老太挺自恋啊。”
南易赞完,闻人兰月也跟着附和,“妈,我们就用这名。”
名字定下,剩下的事情比较简单,茹负责去跑注册的事,南易去搞定进出口权就行。
在南家吃过晚饭,回到老洋房,大约在八点左右,南易刚刚打扫完屋子,就接到了吴仁品的电话。
吴仁品:“本章未完!
第八百六十五章、利益在交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