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行情崩坏(6/7)
亲儿子还是干儿子,不是在icu,就是在重症监护病房,难得有几个只是患上小感冒的,自身免疫力差,夜半三更还有人使坏掀掉被子,这病情虽然轻微,可从不见转好,反复反复再反复。
儿子们一人被分了一匹木马,爸爸不说扶上马,也不说送一阵,只是往北方指了指,大声呼喊:“北方300里,是匈奴的三万精锐旗兵,一人八马,你们都是我的好儿子,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出征吧,儿子们,乌拉!”
儿子们是二月出征,骑的是木马,带的粮草是画出来的大饼(企业之间流通的非现金,前文说过),爸爸知道大饼填不饱肚子,可他却等到七月才想起来该下达就粮于敌的指令(证券私有化)。
在指令下达之前,他还反复权衡,把儿子的妈妈们找出来一起开会商量这个指令该怎么下。
爸爸妈妈们还在研究细节的时候,有志于当干爹的寡头们都已经开始布置他们举行认干儿子仪式的会场,甚至为了避免过早起冲突,寡头们还坐在一起商量要认领的干儿子名单,你张三,我李四,他王五,排排坐,分果果,气氛相当之和谐。
分果果暂时没南易什么事,指令也轮不到他接,但他也是个一“干”三万八千里的干儿子,税收和他有直接的关系,组建十月公司既是为了管理正规化,也是为了税收优惠政策,一来一回,每年至少多结余一点几个“小目标”。
再过两三年,也许会增加到“中等意思”。
组建公司的这段时间,南易也没忘记提点、敲打包唤头,先是就他交上来的展销会策划案,来了一个全垒喷,接着又用公款给他报了个语言学校,顺便还搞了个莫斯科大学的旁听证。
八月的最后一天,易瑾茹采购的价值300万人民币,运费又花了几十万的文具到了莫丹兵营的公共仓库,为了赶时间,坐飞机过来的,货机和民航皆有。
在仓库里,南易先检查了一下之前发来的羊毛衫和皮夹克,没时间加上想囤货等待应季到来卖个好价钱,瑾茹贸易的货,南易一件都没往外销。
货物一切完好,并没有什么损坏,南易随即停止检查,开始盘点新来的文具,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书包应有尽有,花了半天时间把数量盘点清楚,离开仓库的时候,还带走了几件样品。
就最近两三天,市场上的汇率又有了变化,卢布兑美元已经来到620比1,莫斯科的经济又是持续往下走,皮夹克的终端客户购买潜能一下子忽然消失,只留下各级的批发商还在囤货,不过他们也看清了眼下的形势——货多客少,有的停止了囤积,有的开始压价拿货。
不管是中华旅馆还是其他“华国楼”、越南楼的小商户都迎来了严峻的考验,货一积压,有些人立即沉不住气,竞相降价,一降再降,直降到人人伤心的地步,货依然走不动。
但是货依然通过各种渠道来到莫斯科,老三样越积越多,再过两天,又是k3到达莫斯科的日子,不知道这一趟又会带来多少老三样,在莫斯科各个华国人聚集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焦躁不安。
眼下,只有莫丹兵营这里的情况比较坚挺,有实力的商户,合作的也是俄罗斯本地有实力的批发商,一个个还在正常走货,价格也没有什么波动,他们正坐以待对手毙。
对他们而言,外面的那些小商户、小倒爷都是给他们捣乱的角色,要是全挂了,他们会大摆流水席三天,烟花放他个三天三夜。
生意越小,相对成本就越高,林静三女虽然免费住在会宾楼的杂物间,但是每天可以节约的钱有数,其他的花销一分都不会少,可是同时也因为有免费的住处给了她们底气,别人在降价的时候,她们三个一分没降。
每天一大早拉着货去市场,下午又灰溜溜的拉着一件没少的货回来,快半个月了,她们的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