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权力杠杆(6/7)
南易颔首,“那一年,曼歌这个牌子掌控权在我手里,当时工厂正好遇到一点问题,我做主让孙岳峰可以赊欠先把收录机拉走,只不过每台机子他要多付三十块钱。
可以说,孙岳峰当年能起来,其中有我的一份功劳,当然,我当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扶持他,只是因缘巧合罢了。不得不说,孙岳峰是有大气运的人,好事被他给撞见了。”
“大哥,曼歌是你的?”
“不是,里面的情况有点复杂,将来有机会再说,我们还是接着现在的话题。”
“哦。”
徐露点点头。
“1989年,孙岳峰在椰城买的300亩地皮,就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当时我就在椰城开公司,顺便还关注房地产市场,我几乎知道椰城每天发生的地皮交易。
我知道孙岳峰买的那块地皮原主人,也知道他是哪一天完成的交易,当时,孙岳峰已经进入我的视线,对他的事情我时常关注。所以,我非常清楚金兰公司的发展历程。”
“不对,就算再关注也不可能知道这么清楚。”徐露质疑道:“大哥,你是不是在金兰公司有特务?”
“什么特务,我还007呢。”
“我的意思你是不是收买金兰公司的人了?”
“理论上可能也许大概有,实际上肯定没有,这种手段太脏,我做人堂堂正正怎么可能会用这种手段。”南易似笑非笑地说道:“过些天,我要往仙露资本塞个人,女的,你可以当她是我姘头。”
徐露脑子一转,嬉笑道:“王亚娟?”
“呵呵。”南易笑了笑,并未回答,而是沿着之前的话题继续,“孙岳峰抓住了好几次风口,发展得相当之快,也许是因为快,堆积了不少问题,也许是因为膨胀了,脑子发热,做事开始不那么精明了。
1992年根据奉天市政府的意见,金兰公司规范化后向社会募集股份,并经奉天市政府、市体改委下文件首批确立的20个股份制改造示范单位。
当时的股份结构为社会发起人共13家,共募集资金2亿多元,部股本均化为等额股份,设置了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三种股权。
其中孙岳峰个人投资1.1亿元,占总股份的56,后来在1993年8月的股东大会上,孙岳峰被当时的19名董事选为金兰股份公司的董事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孙岳峰当上董事长后没多久,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家电销售一度处于疲软状态,金兰各连锁店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有其他股东,孙岳峰失去了独断专行的权利;也许是因为有其他股东,孙岳峰要表现一下他的力挽狂澜之能力,同年12月,孙岳峰决定尝试在下属各连锁店开展‘还本销售’,先在大本营奉天展开试点。”
徐露打断南易说道:“这个我知道,我妈还买了一台洗衣机,说好三年后,金兰公司会把买洗衣机的钱退给我妈。”
“嗯,消费者在金兰连锁店购买家电后,金兰公司承诺将根据商品类别,分别在3年、5年和8年后,把购物本钱额返还给消费者。
金兰公司的连锁店一直以来家电都卖得很便宜,利润比友商低一点,但也没低多少,因为它的价格差比友商大,一是因为它门店多,进货量大,能拿到更优惠的价格,二来,金兰公司主推的大部分都是小厂的产品,本来价差就大,利润空间很足。
还本销售活动经过奉天市政府商办的批准,在和平公证处的公证下,在奉天各连锁店开展起来,短短几天时间,就创造了0万的销售额。
但一切都在12月的最后一天戛然而止,工商局以还本销售影响了各大商场的正常经营为由,要求停止。
三天后,也就是1994年1月4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