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请你自重(4/5)
。
给任霞打电话只是打个前站,事情还得南易亲自去谈。
飞龙软件虽说现在和过家家没多大的区别,但不代表南易会让它永远过家家,关于飞龙软件,他心里已有成算,只等着看那三只雏鸟可不可用,可用就带着往前飞,不可用另起炉灶,重新注册一家软件公司,把心里的计划放到新公司去执行。
接着,南易又给顾闻打了个电话。
“计算机所待腻了吗?”
“腻了。”
“出来吧,我开了一家软件公司,业务很好,实力雄厚,就在飞龙网咖隔壁,你过去当个技术副总,月薪暂定五百,股份我们以后再谈。”
“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吗?”
“废话,其他的你也干不了啊,动作麻利点,现在公司的人工智能游戏软盘业务正缺人手,等着你去卖命呢。”
“我马上打报告。”
挂掉电话,南易会心一笑。
人啊,总要去撞下南墙,蹉跎一下岁月才会变成熟,顾闻挺幼稚,一个刚留学回来的雏鸟就想“带领”一帮人提高我国的人工智能水平,也不点点自己嘴下有几根毛,端茶递水就有他的份,想当研发团队带头人,先熬资历再说吧。
“浪费几年光阴,希望你这小子没把学的东西忘干净。”
南易滴咕一声,又开始做下一件事——分析一个蛇吞象、私吞公的桉例。
吉省辉发市有一个叫梁志军的,属于1984年下海的这一批,以借来的90块钱起家,历经七八年的苦心经营、逐步积累,发展成为拥有装饰材料商场、工艺美术社、装潢施工处、装潢五金厂、金属门窗厂、铆焊厂等六个经济实体,有了几百万身家,算是辉发市的有钱人。
1992年,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梁志军吞并了濒临破产的集体企业辉发市散热器厂,按照签订的协议规定,散热器厂的债务,要由梁志军在10年内清偿,同时,213名职工,包括几十名退休职工要随厂接收。
梁志军接收该厂之后,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他按照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健了工厂的领导体制,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制定了一套新的管理规章与制度,成功地将私营企业的经营机制移入企业,很快就使企业进入正常运转。
他带领科技人员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接连开发出铝门窗、铝合金柜台等产品,适应了辉发市建筑市场发展的需求,仅两个月就创产值35万元,之后散热器厂是一天比一天好。
不过,矛盾、困难也随之而来,梁志军成了出头鸟,成了靠厂吃厂的那个“厂”,兼并合同规定原厂所欠外债10年还清,现在不仅债务比原核定的数额多出几十万,而且有关部门对涉及该厂所欠外债的诉讼有讼必判,梁志军则有判必输,不仅要拿出生产资金提前还债,还要付出一笔相当数额的诉讼费。
再如,由于原厂拖欠电费,兼并后经常受到拉闸限电的困扰,并且电价高达每度两块四,叫人苦不堪言。再比如,由于市与区有关部门互相推诿,使得原计划签订的职工养老保险和用工合同无法兑现。
反正梁志军是遇到一地鸡毛,散热器厂的剧情走向并不是太好看。
南易之前没有兼并国企的经验,会遇到什么问题也只是道听途说,有些问题他可以通过“人性”和触类旁通推导出来,有些则不泡在水里感受不到。
不仅是南易,整个南氏都缺乏这种经验,之前和国企打交道比较多的就数海棠贸易比较多,不过海棠贸易是作为客户的身份出现,到哪感受到的只有光鲜的一面。
把梁志军的桉例放在桌上,南易揉了揉鼻梁,转头对陈文琴说道:“再搜集一点类似梁志军这种私吞公的桉例,好的坏的都要,未来一周里你看情况抽时间去一趟辉发市,以仙露资本的名义见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