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操作很骚(3/5)
蔡琳芬夫妇准备在致富的道路上疾驰之际,他们的儿子意外淹死。遭此打击的蔡琳芬从此笃信神灵,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不久,他们的小儿子呱呱坠地,蔡琳芬特意拜访高人请求指点。
大师一番相面后,断言此子蔡琳芬之福星,如取名与“天”字谐音,将保佑父母财运亨通飞黄腾达。于是,小儿子理所当然地取名为“添”,乳名唤作天天,并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蔡琳芬更是将这种宠爱与厚望发挥到极致,将新建的酒楼命名为天天酒楼。
天天酒楼果然生意兴旺,在著名的乍浦路美食街上长期处于火爆之列。此时,坚信儿子会保佑她财运亨通的蔡琳芬,看准了当时沪海的马海毛生意,果断将酒店生意交给丈夫打理,她自己一头扎进了马海毛批发业。
由于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又借助酒楼经营中结识的人际关系,加上其经营的魄力和良好的信誉,蔡琳芬在马海毛批发业中大展拳脚,一时竟成为沪海马海毛批发业中闻名遐迩的大姐大,几乎垄断了沪海马海毛的进货渠道,无人与之匹敌。
由此,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全国性的马海毛热战中,蔡琳芬大获全胜,其私人资本迅速蹿升到2000万元,步入沪海滩私营企业女强人的行列。
在儿子天天的护佑下,蔡琳芬功成名就飞黄腾达,找到了人上人的感觉。耥
当时,蔡琳芬当初在里弄加工厂结识,后来在沪海政界迅速成长的一位老友指点——沪海乃至全国进入21世纪后,真正的经济增长点乃高科技产业、汽车业、房地产业,而餐饮业则受经济起伏影响太大。
既然你蔡琳芬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何不把目光放远一点,将资本和精力投入沪海方兴未艾的旧房改造和房地产业中,此乃名利双收之事业。
蔡琳芬怦然心动,她确实正在为2000万资金的去向而犯愁。于是,经这位老友疏通帮助,蔡琳芬顺利地获得了沪海旧房改造第一批地块中的徐家汇路地块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资格。
为了感谢并继续期盼儿子的护佑,蔡琳芬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天富花园。
应该说蔡琳芬在老友指点下果断决定投身房地产业并没有错,房地产业较之餐饮业有着更高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房地产业的经营比之餐饮业的经营,其复杂性、管理难度都要大得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要高得多,而资金的筹集、使用、运作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绝对来不得半点含糊。
天富花园项目上马后,除了设计找了专业的设计院,天天地产大几十号员工里居然没有一个具备房产开发的专业知识,且所有员工都和蔡琳芬沾亲带故。耥
蔡琳芬要投入地产行业之前,“蔡琳芬要搞大了、蔡琳芬要发大财了”的八卦就在亲戚之间传开,大家都想着过来分杯羹,正好蔡琳芬也是个“老好人”,谁想来都可以来,都给高工资。
蔡琳芬那帮亲戚都是沪海小市民,没有一个和生意沾过边,更别提建筑知识,或许让他们团结协作,垒个灶台还是可以的。一帮乌合之众组合而成的天天地产,会把项目运作成什么模样,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出来。
造价将近4亿元,价值超过5亿元的天富花园项目,居然荒唐到连一份开发工程概算、预算都没有,完全是脚踏香蕉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于是,仅仅两栋高层地块的动迁勉强完成,蔡琳芬历时多年辛苦积攒下来的2000万自有资金已然告罄,动迁成本比正常情况超出数倍。
接着,蔡琳芬将整个项目楼盘拆零,分别向12家银行机构抵押贷款,其中包括欺骗性的重复抵押。由于天富花园地理位置极佳,增值潜力巨大,因此银行机构十分看好,对天天地产的贷款申请审核也不甚严密,一些重复抵押的花招都“未能”识破。
以致蔡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