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00章 臣有自知

第300章 臣有自知(2/3)

目录

“自然。臣以为,诸部官员皆可有不足,惟三省诸相需考虑周全。”

张军从袖中抽出一个小册子塞到李适手里:“臣的一些想法,陛下闲时可翻看解闷。”

小册子上记录的确实是张军的一些想法,成立军政两院,各院各部任职的排列与工作内容的大概划分。

还有单独成立财部与国土资源部,与户吏诸部并列等等的一些相关建议,以及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好处在哪里。

“节下,可有小室?”李勉提高了声音,打断了张军和李适李泌在这边角落里私语。

“有。”张军转身走过去,带着李勉来到边上的小房间。

小室,可以理解为临时休息室,或者小会议室,其实就是方便开会的时候大家相互交换意见用的。

“陛下,小憩片刻如何?”

“也好。”李适点了点头,转身进了小室,李勉在门口稍一犹豫,指了指李泌:“计相也来。”

李泌赶紧应声快步过去,李勉也走进去,关上了房门。

李晟的脸上就有点不太好看,他是次相,李勉点了李泌一个度支没叫他。

计相只是一个雅称,不是官职,判度支的实际职务并不高,只是权力大。

浑日进无所谓,踱到小室门外附近站定,防止有人贴近。

这就是中外官员的差别了,李晟第一反应是嫉妒,而浑日进则是守卫,同为宰相,格局上明显有了落差。

“次相。”张军唤了一声。平时见面他都是以郡王相称,但今天李晟是以次相的身份过来的,称郡王就不太适。

“嗯?”李晟惊醒,看向张军:“节下有话便讲。”

张军负手走到沙盘边上,看着吐蕃千山万仞独领风骚的地形:“次相,统一大唐军治,统一政令,此事不可阻挡。

次相不如考虑,日后是干政,还是还军。”

“如何说来?”

“若干政,某方才讲过,次相着尚书省引诸部,负责政令提案,发布与实施,但吏部与兵部,户部之判度支,需择出才是。

而若还军……某以为,军部陛下以下,当设大都督,大都户。

大都督为陛下拾遗补阙,协调诸事,统筹各方,而大都护可有数位,各司其职,尚库,尚谋,尚守,尚攻。

某不才,自认可为尚攻,主军器监造与军将整训,擅攻伐。余者不论。”

张军其实有点没话找话,他是看出李晟起了妒心,就随便找个话题发散一下李晟的思维。

果然,听了张军的话,李晟微皱眉头开始思考分析起来,到底是继续担任次相,还是回到军队这边来担任大都护。

按张军的提议,军部成立以后,军政彻底分开,互不干涉统属,自然也就不可能相互兼任了,得有个选择。

那这个提议会不会被皇帝采纳呢?会不会得到首相以及诸相的支持?

答案是肯定的,会。

藩镇之祸已经把大唐折腾了好几十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田地荒芜户丁流失,根源就是军政财吏税一把抓,节度使的权力范围实在太大了。

现在北方四镇已没,各地军使也被张军废了一大半,眼见着藩镇就要成为历史名词了,皇帝和首相只要不傻,必定会支持军政分家。

不只是军政分家,财权,税权,官吏的任命权,这些肯定都是要被收归中央的,继而加大官员的审查考核力度。

就算是李晟自己,虽然权力欲比较大,但也绝对不会反对张军的建议。这点公心他还是有的。

事实上,这会还成气候的,有势力的节度使,也就是河东马燧和凤翔张军两家。

张军自荐军部,对这个节度使没什么留恋,而马燧随时都能入朝,想来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都督非他莫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萨满秘境 霸婿为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开局暴富的悠闲生活 我要做明世祖 我在天庭做仙官 漫威里的次元商店 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精灵之我挖矿养你们啊 成为魔神的我想完成你的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