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67章 鸣沙军城

第367章 鸣沙军城(3/4)

目录

雪把大军掩饰在此,待开春攻其不意,未曾想还是走露了风声。”

他原地转了两圈:“此将到也果敢,敢在此时展开攻击,某到是想见上一见……不像李晟马燧诸人的手笔。”

“管他是谁。”吐将撇了撇嘴:“某便着人去萧关,正好两面夹击。萧关非长乐诸城相比,某以为唐将亦未敢轻动。”

“怕不是那位朔方新节镇。张增。”结赞那囊思索着:“此人以前素未听闻,却是突然跳将出来,处事行径某到是陌生的紧。”

“大相,某可着人去萧关引兵?”吐将追问了一句。

他不相信萧关能这么快陷落,也不相信唐军敢在这种天气里两边同时攻城,这可不是夏天,所以还是想去探看一下。

“大论不信某言?”结赞那囊看了吐将一眼:“那便着人去看看吧……就怕是有去无回。”

“奴下不敢,只是萧关之险更胜鸣沙,此等天气唐军能够出兵几何?若围萧关再攻鸣沙,怕不是不用某等动手,糜耗便拖垮了他等。”

结赞那囊没有反驳,陷入沉思。

因为这将军说的并没有错,唐军想攻萧关,人少了没用,人多了只是日常消耗就是个惊人的数字,这会儿冰雪未融,这不是人力能解决的。

可是,隐隐中,他又感觉自己的判断没错。

而且按溃逃回来的残部所讲来看,唐军几乎是在同时下了三座城池,虽然都不是什么高大坚城,但这也有些耸人听闻了。

溃兵的话会夸大一些,这都是正常的现像,他心中也有定数,但三城均如此……他心中那种不安渐渐强烈了起来。

就像王如意和惠静寿两个想的那样,直接攻击吐蕃的防线,想隐匿消息是不可能的,和前面诸州完全不同。

前面诸州都是部落,虽然有些在吐蕃和大唐中间两面倒,但必竟不是吐蕃兵马,自然不会拼死也要通风报信。

但长乐三州不同,这里已经是吐蕃占据了二十多年的地方,是吐蕃的边防线,自此西去都是吐蕃经营了二十几年的‘国土’。

只要走失一人,便会快马去后方报信,根本做不到全面遮蔽。所以才要同时动手,快速推进。

灵州边军,王如意部,武怀表部,这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张网,从三个方向围向鸣沙城。

沿途所过村落无数,汉人都是关门闭户躲在家中,吐蕃住民则是攻击者有之,散逃者有之,极少躲在家中。两个民族的差异有点大。

汉人在吐蕃这边,包括这么多年以来被掳去的边民,都成为了奴隶,为吐蕃本族人耕种,制造,挖矿,或者充当仆侍。

和尚尼姑高高在上,然后是皇后两族,再后是官员,胥吏,平民。

但哪怕是最低等的平民,家中也是有奴隶的,自己也不事劳作,他们只负责交税和当兵。

吐蕃本部三百多万人口,统治着一千多万人……七百万都是奴隶,不只是汉人,还有孙波,羊同等几个藏羌民族,中亚以及南诏,回纥和西域人口。

除了铁勒,沙陀等少数几个民族部落,他兼并掠夺过去的人口基本上都沦为了奴隶。

但出奇的是,他们的这种社会结构相当稳定,一直到解放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变化,奴隶们还在任劳任怨的劳作付出,忍受着各种压榨淫辱。

这就是全民宗教的可怕性了,一千几百年的洗脑。

“报,前方发现鸣沙侦骑。”

“距城尚有多远?”

“前部尚有十数里。”

“其他两方如何?”

“暂无交通,但应相差无几。”

“好,传令,距城五里扎营,勾连中军。吐蕃侦骑若不近前便无须理会。”

“唯。”

一般来说,两军交战,特别是攻城(进入战场区)之前,是绝对不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萨满秘境 霸婿为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开局暴富的悠闲生活 我要做明世祖 我在天庭做仙官 漫威里的次元商店 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精灵之我挖矿养你们啊 成为魔神的我想完成你的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