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乾圣元年第一次内阁会议(2/3)
定下来的各种杂七杂八的赋税整合一遍,除了米麦这等吃饭的重要品,其他的玩意儿统一换成银两来征收,那才叫舒坦。
没办法,
老朱同志定下来的赋税制度太混乱了。
作为一名考虑了很多,以至于让朱见济怀疑老祖宗是不是也玩穿越的开国大帝,朱太祖方方面面都制订了详细的规矩。
而规矩一多,就不免混乱。
这是朱见济在长时间处理国家政务后的亲身体会。
财政的效率需要提高。
因为国家要做大事,处处都要钱。
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幸好,西南方面在清缴地方土司,将土地收归朝廷后,设立起了新的州府,并且将没必要的卫所改为官田,鼓励百姓开辟出了新的田地……
根据王越递过来的报告,光是贵州一省新增田亩的面积,就比得上其他两三个省的。
当然,后者的土地肯定存在瞒报情况,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对比。
不过能有如此收获,可见贵州的开发潜力还是很高的。
再等一两年,朝廷投入贵州的资金就能回本,并且成为大明赋税的新财源。
毕竟,在改土归流之前,大明是不对贵州、云南等地征税的。
然后朱仪报奏,说明了近来各地卫所的情况。
随着均田赋的展开,地方上面,原本逃离卫所的军户也慢慢回归,重新种地。
因为之前欺压他们的军官被抓了,被夺走的田地又回到了他们名下。
最重要的是,“不平等”被改变了。
之前一直在说,老朱同志是个对老百姓很关心的统治者。
这一点体现在他订制的大明正税上面。
所谓正税,笼统一点,指的就是封建王朝史上最常见的田赋、徭役等,其他的税收,则是归于杂税。
大明朝的正税大部分是征收粮食,基本上三十亩地只收取一石的份额。
而根据后世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载,哪怕最贫瘠的土地,一亩地也能有一石多的收成。
这样低的税率,在前朝是极为少见的。
不过如此的优待,只存在于平民百姓身上。
卫所的收税是另一种额度,相比起普通人,卫所屯田的税额要多出好几倍。
而且由于卫所大多设置在边疆以供防卫,所以那边的土地普遍比不上中原、江南等地,还得卫所的士兵自己去开垦,还他妈的一代人给卫所种地,代代人都给卫所种地!
种着肥力不是很好的田,交着比普通人很多的税,还得受到卫所长官的欺压……
也难怪从洪武朝开始,就出现了卫所军户逃亡的现象。
但现在,一切都随着新皇帝的登基而改变。
均田赋,可是不限户籍的!
而且朱见济在发现卫所中普遍存在军官将手下的军户当做农奴使唤的情况后,便额外设立了一个“督卫官”的职务,地位同于千户,向都察院负责,管的就是监督类似事件,一旦有所发现,就上报朝廷。
有了监管者,这就让军户们安心许多了。
“裁汰卫所和迁移人口,也已经上了流程。”朱仪又道。
随着国内承平日久,过去很多的卫所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趁着这次机会,朱见济干脆将一部分裁掉,田地分给原来的军户,让他们由军转民,多出来的人,则是迁移到关外重建的诸多卫所重新当兵,分取田地。
这是去年下半年一直在做的事。
“这些事情,要花两三年的时间完成,各位卿家还请多多努力!”
清田之事范围太大,不可能一下子搞完。
以朱太祖时期一声令下就能发动全国的号召力,在登记黄册上也用了好几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