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大婚之日(上)(2/3)
姓对超市信任起来,买东西都习惯来这边了。
周大福跟他老婆辛苦挤进大门,耳边除了人群的嘈杂声,还有努力维持秩序的超市保安的嘶吼。
这种混乱场景最容易出事了,只要谁不经意的推一下周围的人,就可能引发踩踏事故,还会有人趁乱在超市里搞零元购,偷东西。
必然需要防备!
“票!”
在一番“厮杀”后,周大福他老婆带着一股尚未褪去的杀气,手提一个巨大的竹篮,冲到了结账的柜台边。
超市在获得民众认可后就改整了多次,可就算再多的柜台,也没办法满足眼下的需求。
已经忙出一头汗的柜员只能匆忙的抬头瞧了周氏递过来的工分票一眼。
周大福立马意会,掏出自己的农会成员证件给他看——
在农会普遍建立,搞了集体化生产后,如何管理其中的人又成了新的问题。
人多了,事就多了,矛盾也会跟着多起来。
就算让他们各司其职,也总会有人觉得自己做的多,别人做的少,不公平。
好在后世有经验,能让朱见济直接套用过来给大明用。
把所有事情都“明码标价”,完成能获得多少工分,把账给农会大家算清楚。
而工分这种东西,在农会体系中是通用的,雏形就是当年朱见济在皇庄里奖励发明功臣之时,为了解决大量银两不好直接交给人保管的问题,而给对方开出的小纸条。
有时候朝廷照顾不过来,让某个农会出现了物资短缺,这时候对方就能用工分去和其他农会换取所需,然后去官府找人认证就好。
工分制流行之初,还有人颇为不适应,觉得这种“纸币”跟宝钞差不多,到了百姓手里就用不出去了。
好在过了这么多年,朱见济总会用坚持换得百姓的信任。
而且通过超市中也可以使用工分的政策,促进了农会内部对这种新纸币的认可。
不过由于还不是所有人都加入农会,仍旧有很多个体户农民独立在外,所以使用工分,还需要配上当事人相应的农会证件,以免被人冒用,出了问题还能找到具体的农会解决。
柜员手忙脚乱的接过那张记录了工分的精致小票,先是核对上面的印章花纹和农会号码,揉了一把验证其材料质地,确认不是假币后,给周大福夫妻结了帐。
随即,他又在工分纸片的背面用沾了红墨的竹管笔记录下何年何月何人用了这上面的多少工分,再盖上超市柜台的印象,交还给周万福。
等他回去,负责核算工分的农会管理会给他发新的小票,自然会扣除花出去了的分额。
“超市也够忙的。”
两手空空的进去,大包小包的出来,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等走上了街,周大福才跟媳妇感叹道,“来的人这么多,我看那算账的眼睛都快看花了。”
“谁让皇帝是个实在人呢,要让咱们占便宜,肯定就得让他手下的人受累!”
他媳妇看的倒是明白。
自古以来的懒政怠政,其实很大成分就在于上面的人自己图便宜和方便,而他们这么做的后果,自然会落到老百姓头上。
反之,老百姓要方便,管事的人自然就得忙起来。
全看统治者的心思。
愿意让百姓舒服一点的,就是要对手下严加管理的。
总之在周大福全家眼里,乾圣天子的确“实在”!
听说这皇帝还年轻的很,只希望他能多活一点,别像他爹一样英年早逝。
先帝也是个好皇帝啊。
“不知道六福那边怎么样。”
提着包裹返回集合的路上,周大福又想起了在外面当兵的弟弟。
他在京城里蹭皇帝结婚的热闹,全家出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