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太子出宫【二合一】(2/4)
现在,只能让下一代趁着年轻,没必要负担起太多事情,去各处走走,积攒经验。
“这天下以后是你的,总得知道咱们家的地方有多大,各地的人又是怎样回事。”
“我经常跟你说,治理天下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真理无处不在,越辩越明……很多老话能流传到现在,就已经证明它的可用性了。”
所谓的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无非就是让老百姓吃好穿暖,生活便利,对外能保家卫国,不辱国格,对内良性循环,保证阶级流动,让高贵的普及出去,让高价的低廉起来。
“不过道理说来容易做来难,世间还是有很多东西来阻止国家发展的。”
“而其阻力,就在民间,就在人和人里面。”
“你出去要到处看,到处学,我和文华阁的先生也没什么可以教导你的了。”
朱佑栎点头,“父皇放心,儿子一定好好体察民情!”
朱见济满意的笑了,随后又带着儿子在寿陵中走了一会儿,慰问了一下为先帝守陵的宫人,给他们发了一些奖金和补贴,才回到宫里。
而等皇帝太子祭拜完寿陵没几天,朱佑栎就打包出宫了。
他这算微服私访,带的人不多,也没有用太子的名义,而是挂了个锦衣卫的招牌。
当然了,这些行为肯定是在确保了太子安全后搞的,不然朱佑栎掉了一根头发,其他人就要掉下一颗脑袋。
另外的缘由,也在于朱佑栎对自己的武力挺有信心。
他十岁后开始读史,学习先人智慧,然后对唐太宗的各种开挂行为极为震惊,随即把李老二当成了虚拟目标,力求追上对方的文武发展水平。
现在的朱佑栎,虽然在力气上受限于岁数和体格,可拿上武器,却是能做到十枪九中,还敢拔刀砍人的。
“先坐轨道车去天津那边,随后可以南行……途中要是走累了,就可以就近换乘船只,直下南京、广州等地。”
汪直作为贴身伺候太子殿下的好太监,已经为朱佑栎的出行做了一些基础安排。
“去南京,可以沿着长江游历两岸,之后入内地。”
“去广州,则是能跟那边的外国商人交流,或者去交趾也是方便的。”
轨道车,这是乾圣九年左右在大明出现的东西。
因为在大力推广水泥路,改善全国交通问题后,新的状况又发生了。
总有些地方由于雨水、土地等等原因,出现水泥路面开裂,导致使用寿命短暂。
而且水泥比起泥地坚硬,人走在上面觉得脚踏实地十分便利,但不利于马匹长期行走,容易给其造成损伤。
更何况马匹需要运输物品,往往负重极多,让质量不算太好的水泥路被压的喘不过气,然后又是裂开。
所以经过工部的探讨,还有工科院的专家研究,便奏请皇帝对一些人口往来密切的地区进行道路修正,修建一些轨道,把车轮整合在轨道之上,通过轴轮部件,再让马匹进行拉扯。
特别是有固定路线的马拉公交,就更有必要了!
朱见济惊喜于他们会想着建设这种“原始火车”的事,加上铺设轨道和铺水泥路的用钱差不多,便爽快的同意了。
于是以北京城为中心,大明朝的第一条车轨就弄了起来。
最初还带点实验性质,不敢弄得太夸张,铺设的基本是木轨。
后面证明使用车轨更有利于省力省时,能让马匹拉动更多货物,承载更多人口,便推广出去,还慢慢的混入钢铁,用来强化车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时至今日,在一些发达地区,有轨车道是普及起来了。
一个新型的交通网络,正在大明朝逐渐的延伸去各处。
朱佑栎对汪直的提议表示赞同,“那就这么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