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万里行路难之五:大闹朔方(7)(3/3)
是撤走了事”
“不过问题是,南面的荒漠虽然比西端的库结沙稍好,也有一百多里,在晚上行军是否牢靠?于是等待天明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其二,彼等见到大火后,对于是否出击来援助赫连部就犹豫起来了,由于我等快速歼灭了赫连部,彼等再次出击就没有意义了,但终究埋伏了许久,徒劳无功也是不甘心的”
“于是,等到夜色降临,偷袭我军大营将是另外一个合理的选项,由于是晚上,就算不能击败我军,己方也能从容撤退……”
“大都督的意思?”
“灭掉全部的火把,让薛延陀部聚在岸边,吸引敌人来攻,白孝德的轻兵营、耿思都的强弩营藏在附近,一见敌人出现,便全力支持薛延陀部”
“本督亲自带领剩下的两千人从上游某处悄悄过河,既然赫连部都来了三千人,拓跋部至少也是此数,何况,彼等想要夜袭的话,就不会是现在,彼等估摸着,我等激战了半日,肯定疲累已极,半夜时分肯定睡下了”
“于是,就为我等绕道寻到彼等创造了机会,放心,我等从上游十里处越过河面,深入南面两三里后再折向东面……”
“不妥!”,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马璘说话了,“大都督,既然拓跋部如此谨慎,岂有不在己方大营四周广布探马的?”
“那以你所见?”
“还不如从这里先派出一营人马径直越过黄河,若有敌人出现自然再好不过,若是没有,便攻占最靠近河面的两处沙丘,彼等若是有哨探,肯定就在那里,一来我等可以拔除这两处哨探,二来可以从哪里进行瞭望”
“在我军的压力下,敌人迟早会露出蛛丝马迹,此时敌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这里,大都督此时再带领一部分人绕道就划算得多”
“好!”,孙秀荣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暗忖:“幸好是打大夏人,若对面是唐军,马璘是绝对不会献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