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刘备得益州 不医论出战(3/4)
要粮,甚至还要兵,刘璋这个傻货,不顾群臣的反对,全都答应。
渐渐地,刘璋把刘备给养肥了。
而刘备有了实力后,派诸葛亮以三寸不烂之舌与张鲁达成停战协议,约定共分益州,不过张鲁不要地盘,他只要刘璋的头颅,祭奠亡母亡弟。
这个正对刘备的脾气,因为刘备是以仁义为名治天下,这个名声有时候能为他带来好处,也会给他带来坏处。
比如拿下益州后,如何刘璋,这就是个头痛的难题。
肯定不能杀的刘璋,因为那样会玷污刘备的仁德名声,只有囚禁一条路,但是这样一来,别人就有勤王的借口,可以光明正大的反对刘备,甚至出兵攻打刘备。
如此一来,益州就会陷入内乱之中,这对刘备防御曹操的战略极为不利。
因为刘备比谁清楚曹操的恐怖,现在曹操在消化江东六郡的果实,一旦处理好江东政务,曹操定然会再起大兵攻伐益州。
如果益州还在内乱,那么面对曹操的雄兵,只有死路一条。
张鲁的条件,无疑为刘备解决了后患,因为刘璋落到张鲁手里只有死路一条,这样正合了刘备的心意,刘备何乐而不为呢?
二人停战后,刘备以刘璋不向士兵发粮发饷为由起事,率领三万大军直取涪县,一战攻破涪县,而后一路马不停蹄攻下绵竹,雒县,包围成都。
刘璋站在城头上大骂刘备假仁假义,一面备战防御一面召集各方太守勤王,然而这些人不是被诸葛亮事先买通,就是收入麾下,刘璋气得吐血,最后坚持了一个多月向刘备投降。
在投降的那天,刘璋只提出一个条件,看在血脉亲情,及前番恩德放他离开益州,刘备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刘璋感恩戴德。
结果刘璋还未离开益州地界,就被刘备卖给了张鲁,张鲁当即带兵进入益州把刘璋抓走。
刘璋的结局可想而知,不在叙表。
刘备这边刚抢到益州,还在梳理内政,李不医就得到了消息。
丞相府。
李不医,曹操相对而坐。
这半年多以来,曹操一直在练习内家拳和修炼灵魂,之前的头风病早已消失,而且看起来还年轻数岁,听闻一个月前又生了孩子。
不得不说老曹雄风依旧。
“丞相,刘备虽说抢占了益州,但益州内部蛮汉杂乱,且又得位不正,目前还未站稳脚根,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今日来丞相府见曹操,就是让曹操出兵。
事实上曹操在听闻了刘备的举动后也有出兵的意图。
“那就依不医,以擅自杀戮益州牧为由出兵!”
曹操沉吟道:“不过如何出兵还得不医拿个方案来,最好一次性打下益州,否则让刘备巩固了益州地盘,凭地形而守,又将是一个江东!”
“丞相放心,方案不医已经制定好了,且经过反复推敲,应该万无一失。”
李不医将制定的攻打益州计划对曹操道出。
攻打益州,水陆并进,两路出兵。
第一路由水道出发,从荆州的秭归出兵,沿长江逆流而上,直取巴郡。
第二路是陆路,从三辅之地出兵,先打下汉中,而后直抵剑阁,能拿下剑阁最好,打不下来在剑阁外屯兵,与刘备兵马对峙。
在对峙期间,趁着刘备主力被水陆两路大军吸引,李不医率领数万大军分兵,走原历史上邓艾攻蜀的阴平小道。
以李不医的能力,加上熟知后世历史,定能偷袭得手,一旦打到涪县,绵竹一代,再拿下雒县,刘备就完蛋了。
“好计好计,尤其是最后一招出其不意,趁着刘备主力被水陆两路人马牵制之际偷渡阴平,定能一战而下!”
曹操抚掌大笑。
“那么此战就由不医去指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