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后悔的李隆基(1/2)
长安,大明宫深处,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的书房里,已经有数日没有来书房的李隆基,此刻正神色复杂的坐在自己的长椅上,听着面前一位身着夜行服的黑衣人小声的禀报着些什么,而侍奉在他身旁的高力士,同样也是一副神色复杂的样子,看来这名黑衣人所禀报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震撼的。
直到那名黑衣人禀报完毕,然后退下去了之后,他们二人依旧处于沉默当中。
在附近静静的站立着的太监和宫女们则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惹怒二人,近些日子以来他们已经很少见到这两名身处大唐最高位的男子露出这样凝重的表情了,能在皇帝的身边办事的人,谁不是善于溜须拍马,察言观色?他们知道在这种时候,识相的就不能去打扰他们两个,等到他们有需要时,自然会有吩咐下来。
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李隆基终于不由得长叹了一声,缓缓开口道:“好一个天佑大唐国祚绵长……高翁,你觉得,我之前那样逼他,是不是错了?”
高力士闻言一怔,李隆基的这话明显带有了一丝反悔之意,之前他逼死叶倾城的时候,可根本连一点悔意都没有的,毕竟当时的叶三郎在民众当中的声望真的颇高,让李隆基闻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要知道李隆基的心狠手辣可是出了名的,当初连遭到武惠妃陷害的三名儿子都能够手刃,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他侍奉李隆基这么多年,对于他的性格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之前叶三郎自刎于益州的时候,他也只能感慨一下而已,如今竟然能够见到李隆基有些许的反悔之意,这实在是相当难得。
就算是当年斩杀了三名儿子,他也从未有过什么后悔的念头,只觉得是他们觊觎他的帝位,胆大妄为,可如今的叶倾城,确实让他有了一丝的悔意。
这次叶倾城立下了两大奇功,不仅不领赏反而离开了唐军,很明显就是因为他李隆基,就像在桑干河会战立下了大功之后,他没有急着领赏一样。
“嘿,漠北三部顺服,生擒杨广的后人,摧毁兴隋会……这两个功劳,不论是哪一个,都足够让他跻身那些节度副使之列了,可惜,我当初没有看出他竟然这般的才华。而且,我更可惜的是没有看到他那番热爱我大唐的心,高翁,我错了,因为我的一时警惕,让大唐失去了一名可以名流千古的大将,是我失策了。”
李隆基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有当失去了之后,有些人才会想起别人的好来,就像是此刻的他,如果不是之前他逼死了还是叶三郎时的叶倾城,那么将来的大唐将会有一名足以功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大将,只是现在当消息禀报到他这里的时候,叶倾城都已经离开翰耳朵八里唐军大营有好些日子的时间了,就算他想要想办法挽留叶倾城,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而高力士则是唏嘘不已,他竟然亲耳听到了李隆基承认自己错了,难得,难得。这说明李隆基此刻真的已经后悔,但是这世间又没有后悔药吃,当府兵制败坏,王公贵族们开始土地兼并的时候,作为始作俑者的李隆基也表达过后悔之意,可是那又有什么用?等到大唐内部的这些问题全都爆发出来的时候,他李隆基早已驾鹤西去,所以他根本不担心这些问题,把它们扔给自己的后辈,这样下去,大唐的强盛将一去不复返。
虽然他知道这些问题,但是却并不会劝谏李隆基什么,因为他看得出,如果是刚刚登基时的李隆基,或许还听得进他的话语,可如果是现在的李隆基,难了。
叶倾城,的确可惜了……
…………
大唐天宝初年六月初,在叶倾城离开唐军的一个多月后,山南道的凤翔附近的古道上,走来了一队看起来风尘仆仆的人马,看起来他们饱经风霜,很是不好惹的样子。
这一行五人便是从漠北一路南下的叶倾城一行人了,这一路走来,从翰耳朵八里到凤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