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一章 拉练(2/3)
厚望的新型四轮车辆的表现更是让人一言难尽。
本以为新型四轮车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载效率,没想到在这次行军中却大多水土不服,尤其是那些加重和加大型。
这些新型车辆,当初基本都是在宽敞的道路上进行的短距离测试,并没有接受过长时间的复杂路况试验,因而忽略了道路和畜力本身的问题。
本次拉练,运输畜力主要是骡子和驴,宝贵的马匹主要被用来骑乘,只有极少数的驽马被用来进行拉车试验比对。
由于骡子和驴的力量大大低于马,因而重型车辆的占比并不高,但即使如此,四轮车辆的表现仍不如两轮车,或者说是不如中国传统式的单匹小驴车。
中国南方松软和难见平坦的土地以及多林多水的特点让四轮车的通过性大大低于灵活性更强一些的两轮车,而轻型的四轮车在载重量上又并不比两轮车强多少,其存在的意义也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至于中型或由驽马拖拽的重型四轮车,就更别提了,离开官道,基本就是一场灾难。甚至即使在官道上,也全是眼泪。
不说别的,哪怕是专门考虑到了车辙问题,而特别保持了所有车辆轮距尽量与中国传统车辆轮距一致。但官道上留下的车辙沟往往很深,结果中型和重型四轮车因载重量大而陷的更深更实,导致快速行进几无可能。
更致命的是,由于四轮车的转向车辙与两轮车不同,四轮车在道路原有的车辙上转向自然也变得艰难异常。
然后,力量严重不足的骡子和驴更让这一切都变得十分艰辛。
在做出了大量努力后,由于实在无法跟上正常的行军队伍,本就不多的中重型四轮车不得不被放弃,轻型的四轮车也只是被勉强留用并继续观察。
大军的携行运载能力几乎再次回到了“解放前”。
真是什么事情都别想当然,理论与实践总是千差万别而让人无法预料、
这也让李平深刻认识到宽敞的官道和水路对古代大军行进的重要性,大队的商旅和军队离了它们还真不行。
对于这样的局面,李平更多的是万幸,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演练也好,拉练也好,本来就是找问题,所以他决定更多的设置一些特情,来充分锻炼部队、查找隐患。
遭敌骑兵突袭、被伏击、遭敌骚扰、道路被堵、缺水、定点拔塞、增援前队、流行性伤病爆发、快速撤退、急行军等等本就不少的一大堆课目被设计的更加复杂也更加全面,目的是为了发现更多需要重视的不足。
结果自然是使计划的拉练时间大大增长,并大大增加了司令部组织指挥的复杂性,并让马永带领的司令部很快焦头烂额起来。
马永的头本来就已经很疼了。
自从拉练开始后,他的整个司令部就处于一片鸡飞狗跳的之中。
从行军路线的选择、前路探查、控制部队行进、就餐、宿营、寻找水源等等,所有这些事都需要由司令部来统一指挥和部署,谁让司令部是统帅机关和指挥中枢呢!
曾经,马永看李平统管这些时似乎并不怎么费劲还很游刃有余。
然而现在李平完全放手了,让他自己独立来负责时,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身心俱疲和高度紧张。这远比想像的要复杂,不亲身体会连吐槽都吐不到点上。
指挥与控制绝对不是耍官威,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而李平开始大幅加戏后,工作量和挑战性更是完全成几何式暴增,马永就已不是头疼的问题了,他彻底陷入了疲于应付的状态。
毕竟,马永在指挥这条路上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而他羸弱的机关又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苦恼和绝望。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马永的司令机关目前无疑是极其薄弱的。
而司令部的工作属性又对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