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难以改变(3/4)
虽然道州之战只是一场很小的战斗,并且失利的原因也主要是轻兵冒进,但刘文秀本人却在那次战斗中被弓箭射伤。
部队也因此暂时受阻。
加之刘文秀的部队此时已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不服和疫病传播,三藩王逃的也很快,明显无法追上,故刘文秀向张献忠请求回军。
而随后传至的偷袭岳州的混天龙败亡则更是一件显而易见早被大家想到的事。
连续的噩耗让惶恐不安的张献忠冶下军民更加惊慌,很多新附的部下和归顺的权贵阶层开始出现动摇,有令不行和有禁不止的现象如同开闸的洪水一样激增,尤其是出现了大量逃亡现象。
即使是李如靖率大军从衡州火速就赶到了长沙和孙可望及时将周边军队全都汇聚了过来保证了长沙周边的张献忠军队总兵力迅速恢复至十万以上,也丝毫没起到稳定作用。
为稳定统治,正在因大败而情绪极不稳定的张献忠采纳了新任军师汪兆龄的意见,将屠刀第一次伸向自己的军队,伸向了普通民众,企图通过屠杀来震慑军心和民心。
汪兆龄是去年底张献忠攻桐城城时俘获的一个读书人,当时只有十九岁。潜山大败后,张献忠杀尽军中抓到的大量曾以礼相待的相公,独留了汪兆龄和另一个叫林子长的人。
只有汪兆龄和林子长未被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但林子长后来寻机逃走,汪兆龄却留了下来也更有意思。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是太年轻了,汪兆龄始终寂寂无闻。
直到徐以显死后,汪兆龄才在严重缺乏人才的张献忠军中崭露头角,最近更是在张献忠心目中的地位火速上升,并被拜为军师。
而他打动张献忠的就是入四川说。
白水大败后,张献忠的本意是想纠集和发动全部力量继续进攻江西,打开绕过岳州和武昌的左良玉重兵集团进入江南的通道。
张献忠判断张其在虽败,但目前在袁州的赵进并没有李平那么变态,无力对抗自己庞大的军队。而且打跑了赵进,他就可以直插南京,用不着面对李平和左良玉的重兵集团。
张献忠需要让部下们迅速重拾信心。
同时,张献忠也预感李自成会在北方取得更大的成功,他自己非常的不甘落在人后。
当初他迅速分兵派出张其在去支援并企图占领袁州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但汪兆龄却建议说:“江南未可图也,欲改为正号,养威蓄锐,莫如秦蜀,欲取秦必得蜀,得蜀以为根本,根本既固,然后北伐,四征天下。”
这基本上就是刘邦那个套路,汪兆龄也非常恰如其分的举了刘邦的例子。
刘邦是什么?那是大汉的开国皇帝。
对历史知之甚少的张献忠听后大喜。
然后张献忠就迅速放弃了图谋江南的打算,而决定向四川进发。
这也是本来历史上张献忠做出重大战略改变的缘由。
当时,他迅速终止了张其在已经在江西打出的大好局面,于十二月回军重夺岳州,打开了进入长江的通道,最后全军从长江入蜀。
只不过这个时空里,正处于严重战略困境的张献忠把这一决策给提前了。
而为了解决目前军心民心严重不稳的问题,张献忠也再次采纳了汪兆龄的建议。
汪兆龄的建议就是以杀立威。
事实上,汪兆龄这个在原本历史上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张献忠成都政权东阁大学士和左丞相的二吊半子智囊不仅提出了极不靠谱的入四川说,也是张献忠在四川血腥屠杀政策背后的关键性推手。
面对蜀地军民激烈的反抗,正是他建议了张献忠“将在城之民尽行屠戮…此制剽悍、安反侧之善策也”。不久,他又建议张献忠大杀士人,接着又建议杀降兵,最后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