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釜底抽薪(1/7)
,周天子
在春秋时期,这战争的主要形式还是以车战为主,步兵只不过是跟在车后边的辅助兵,也可以说是贵族武士的仆役。
车上的武士,几乎都是贵族出身,是受过专门的训练,如驾车、射箭和车上格斗,等等,且战时要自己负责全套的装备。
这样的军人注定不可能太多。
故此兵车千乘之国就已经是强国了。
但随着战争规模越打越大,战车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大规模化,这步兵渐渐取代车兵。
其实如今也有一些骑兵,但是骑兵的作用,仅限于用于机动性,没有什么作战能力。
这要等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
当步兵成为主要兵种时,这战争时间就开始大幅度延长,以前的车战,两军对垒,即便大战,都有可能在一天之内就能够决出胜负。
而今时今日这场战役,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也是完完全全属于步兵军团的战争。
故此双方统帅也都在摸索之中,也因此都犯了不少错误,尤其是在协调方面。
双方都无法做到各路军队协同作战,北边赵国的统帅,乃是赵肃侯,他能听公子疾的吗?
几乎是无视盟军统帅的命令。
而对面燕国也不服齐国,都是各自为战。
好在对方也都抓不住机会,毕竟大家都没有经验。
打得都比较乱,谈不上精彩,这令大家都有些畏首畏尾,不太敢冒进。
目前双方都看不到结束战争的一天。
但这种情况,显然是更有利于齐国的,这越往后拖,齐国的优势就越明显。
而这并不符合姬定的利益,这场战争可不是他所期待的,因为打到这种规模的战争,他也是难以控制的,双方统帅的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一方满盘皆输。
这个结果是完全不可控的。
虽然这打仗并非是他所擅长的,但姬定也有自己的强项,就是丰富的外交手段,在以后的那个世界,可以说已经将上兵伐谋发挥到极致。
许多时候,消灭一个国家,连一个士兵都不需要派出。
从最开始消灭东西二周,之后又消灭卫国,姬定都是采取内部瓦解,而不是他统率大军去消灭这些国家的,而如今这个对象又变成了宋国。
在前线激烈交战的同时,姬定已经在谋划一场政变。
他先是利用洛邑商人在宋国的影响力,以及端木复在宋国的人际关系,开始在宋国国内鼓吹反战。
这理由也是相当充分的。
战争打到这种规模,其实已经是大国之间的游戏。
唯有秦、齐、楚这种国力雄厚的大国,才能够玩得起这种战争。
宋国是属于二流强国,国力不如这三国,根本承担不起这种规模的战争,同时宋国商业又非常发达,这打起仗来,许多商业活动都被迫停止了下来,断了许多贵族得财路,也对宋国国内经济造成很大的打击。
关键,此战非为自己而战,而是为齐国而战。
战争开始之前,宋国并没有受到来自楚国或者魏国的威胁,反而是宋国主动挑起战争的。
为了别人,去奉献自己的生命。
这可不是战斗的理由。
可为什么会这样?
追根溯源,还因为宋国国君对齐国唯命是从。
这是私人关系。
而非是国与国的关系。
那么如何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很简单。
换个人上去。
宋君的弟弟戴偃渐渐进入在大家的视野中。
原来这怀有野心的公子偃,之前就几番委婉地表示不应该对齐国唯命是从,咱们宋人应该为自己考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