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当天子臭不要脸的时候(6k)

第三百八十四章 当天子臭不要脸的时候(6k)(4/5)

目录

没见过这个价钱的牛,现在朝廷给老百姓都发了土地,可耕种的效率呢?一头牛耕几亩地啊!氐人入了汉籍,可以大规模的搬到关中来居住,都说这氐人善于养牛,汉人的百姓这难道不得实惠么?”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我就是再怎么抹杀,他也是存在的,大规模的迁移进关中,如果不能抹杀了他们这个氐人的身份,反正我肯定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不放心,是吧。他们干脆入了汉籍,承认了自己是汉人,对他们来说,这日子过的也舒服啊,普通的百姓只需要给朝廷缴固定的税赋就行了,再也不用给部族的头人缴税了是不是。”

“此事无论对于汉人,还是对于氐人,都是好事,对于子孙后代更是功在千秋,无非,是负了先人罢了,负了,就负了吧,活人比死人重要。”

“历史的真相,可以交给精英,交给你们这些士大夫们去研究,去讨论,平民老百姓,让他们知道该知道的,就足够了。”

众人面面相觑,说实在的,这事儿他们都不怎么愿意干。

“谁有意见?”

深吸一口气,却是刚刚被提拔为河南尹,孔融不在就自动成为经学砥柱的王朗站出来,深吸了一口气,站出来反讽道:“陛下既然不惜为氐人融合而改写诗经,何不干脆把鲜卑也融合进来,何不干脆把春秋也给改了,就说那蛮王沙摩柯是楚国后裔,甚至干脆牵强附会把他们认到项羽那一支去?亦或者是把鲜卑、乌桓,都给并过来?”

刘协一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俩眼睛都放光:“可以这样改么?难度大不大,需要改春秋是吧,用不用把左传也给改了?乌桓和鲜卑都起源于东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个不好改吧,可以从长计议,为以后的修改做做准备。”

王朗闻言,只觉得有一种要把眼珠子都瞪出来的感受。

我是在反讽!反讽!反讽你听不出来么?

刘协还在那自顾自的说着:“经学,史学,朕是不太懂的,你们才是此道的专家,把南方的百越和楚国联系在一起,你这个想法很有创造性啊!我看,不如索性将此事作为一个重大历史经学课题,交给太学来做,好好的,深入的研究一下他们各自的祖先,都能跟哪些楚国的贵族牵强附会上。”

“这个事情直接就这么去改难度还是太大了的,要徐徐渐进,可以先传谣言么,等那个蛮王沙摩柯到了并北之后,想办法造个谣,项羽后人……这个感觉难度太大了,屈原后人你们以为如何?”

“…………”

“…………”

“羌人这边好办,不都说羌氐同源么,先想办法把氐人变成汉人,慢慢的,过个百八十年,想办法抹杀了羌人的文化,正好也就顺水推舟的把他们也给同化过来,就说他们以前也是汉人就行,鲜卑么……这个就麻烦多了。”

“我看这样吧,不是都说,这鲜卑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么,首先啊,先拆,想办法让他们在文化上各追祖先,先建立他们各自的民族意识么,那比如据我所知东部鲜卑的发源地是在鲜卑山,对吧?中部鲜卑的起源地是哪来着?”

“大鲜卑山。”

“卧槽。”

刘协都给整得飚脏口了,却还是嘴硬道:“鲜卑山和大鲜卑山……这明显是两个地方么,我大汉完全可以组织一个经史考据小组,跟东部鲜卑的首领那个叫……素利是吧,我去年在幽州还见过他,挺乖的,咱们可以一块考据历史么,咱们考据一下,这个鲜卑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我以为啊,这个鲜卑山很有可能就是在现在幽州北边,嗯……跟乌恒山应该很近,不对,说不定这鲜卑山就是乌恒山么,咱们大汉的历史问题研究者,一定要秉持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好好的帮助我们的同胞兄弟们,追本溯源,找到自己真正的祖先,帮助他们建立真正的,属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发家致富从1993开始 大佬她马甲又A爆星际 全球攻防:开局随机S级 种田奇侠传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暗潮来袭 陛下何故造反 我刚编的论文竟然成真了 刀剑笙歌 从NPC到诸天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