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潮汹涌(3/4)
有敢不遵守这个规矩的人,都是统治阶级的公敌,都是暴民。往日里欺行霸市、草菅人命的事做得多了,习惯了刀俎鱼肉的快意生活,将百姓当做淤泥、渣滓。贼寇虽行逆天之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官僚阶级,打破了平衡,贼寇侵扰也多是打家劫舍,下手的目标主要以豪绅贵胄为主,普通民众未受到太多影响。
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皇庭,当朝皇帝洛辰的不作为所致。
虽然这么说有失偏颇,一个皇朝的衰亡不可能是由一个皇帝所影响,一定是无数任皇帝放任隐患滋生,正如这雪球越滚越大,不可能是一朝皇帝所能左右的。
但恰恰是因为洛辰奉行“无为而治”,任由朝堂上的群臣互相争辩,治国方针上各有谋略,待情绪失控激烈到无以复加之时,洛辰便会轻飘飘来一段虚无缥缈、不明就里的话,好似高深莫测,实则似是而非,没有说自己更倾向于哪一方的观点,就好像永远站在上帝视角,点评一群猴子讨论是桃子更加可口还是橙子更加美味。
这一手权衡之术让百官头疼不已,终日猜忌不得其法,日夜揣摩洛辰的言外之意,不敢轻易落子下定。猜对了,洛辰皇帝领导有方,猜错了,责任皆在百官之中,寻一替罪羔羊顶罪便是了。这也导致了很多紧要的决策未能下达,皇帝老儿不松口,地方百姓皆遭殃,国家也因此渐渐走向衰亡,萌生出了很多问题,最致命的当属财政。
历年来伽罗帝国都将国库银两用于抵御外敌,本来征收民税是够用的,但近五十年贪腐之风盛行,层层剥削下来上贡的税收就更少了。洛辰皇帝刚登宝座时曾雷霆震怒,将全国贪官污吏绳之以法,处以极刑挂在城门木杆上,以儆效尤,获得了百姓短暂的拥戴。
那是洛辰的高光时刻,趁着自身未被这泥缸浸染一身的时候整治了一下朝野,让百官都清楚的知道了洛辰的脾性,自此再也不敢胡乱上奏,个个如坐针毡,兔死狐悲。
听乔安国说起洛辰皇帝的时候,总觉得乔安国心中有诸多不快没有宣泄出来,可以感受得到乔安国是心系国家的,现在却也只是偏居一隅,再也不过问定海省以北的纷争了。每每听到乔安国称自己年老体衰,已无大志,乔邦都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近些年伽罗帝国国库空虚,终日饮酒作乐、辗转于温柔乡的洛辰也回过劲来,开了无数朝会,百官讨论无非是开源、节流。
节流节不了,就只剩下开源这一途。将炎夏、点苍两省的农田改成桑田,弃稻谷囤蚕丝,将蚕丝制作成成品向外出售,通过出口纺织品来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
看起来很美,能解决国家心头大患,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百姓仰仗这一亩三分地种出的粮食维持生计,家中老小都指望着有限的农田创收,皇庭宣布国策,地方官员则阳奉阴违,强推新政,将农田的灌溉水源断绝,派城防队纵马践踏秧苗,抓走冥顽不灵的百姓屈打成招,杀鸡儆猴,地方官员更是趁此良机铲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皇庭、地方上行下效,本就贪腐严重的官员更是伙同世家门阀,胁迫扣押百姓,强迫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将家中良田卖给世家门阀换取粮食。这样不仅能够奉行皇庭指派下来的任务,更能从中贪墨不少,这可是一桩绝妙的差使,苦的是黎民百姓,但富的可是统治阶级,天高皇帝远,地方官早就收不住那贪婪的心思。
最为恐怖的,前阵子爆发的洪水并非自然现象,而是趁汛期将至,官员沆瀣一气,调集二十多个灵王境强者,将沿江大坝全力破坏,毁堤淹田,事后把修堤筑坝不够结实这口锅直接扣在平日里就看不惯的一个清官头上,直接送他上了青天。
无数百姓看不到希望,家中田亩已经被洪水吞没,继续留在此地也没有未来,田亩换来粮食都不够一个季度的吃食,继续将身家寄托在贪腐成风的地方官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