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磨石为玉 > 第十九集 贾政来访

第十九集 贾政来访(1/4)

目录

贾琮发誓,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馒头,虽然焦了一些,可还是那样脆,那样香。

李修很满意他这番表现,两个人就着贾琮顺来的咸菜,再撕了点酱牛肉和卤鸡肉,合着温水吃了一个肚圆。

然后开始温书,三百千背了三遍,才算贾琮过关,李修开始教受第一课《孝经》。

贾琮很是惊奇的跟着李修背诵起: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儒家十三经,孝经乃是童生考试之必考一经。

李修的针对性很强,就是要贾琮能考中童生。《孝经》、《论语》、《孟子》、《礼记》这四记是童生考的范畴,偶尔间或考考《尔雅》,也不算什么难事。

先教授他《孝经》的目地,却是想要为他扫清读书的障碍。

万一贾府不同意,贾琮张嘴就背一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就能堵了他们嘴。

本来你们家就被圣上说过不孝,要是连这个都不能学,传到圣上耳朵里,那块不孝的匾,很快就能做出来,还是御笔的。

李修作为世家望族的子弟,这些心眼和道理,都是从小有人教。他学的《孝经》可是唐玄宗作序的真迹,就供奉在陇西堂里,也是这位帝皇把《孝经》定为了必考之书。

通篇的注解,不是宋璟就是张九龄,开元盛世两代宰相的见解,比之南宋的朱子,高明的太多。

这就是世家望族的底蕴,书多、注解多、注解大家多。

于是乎,几近百年的荣国府,第一次响起了朗朗读书声,贾琮扯着脖子大喊道:“一句之内,意有兼明;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背书就是要喊,背熟了才能默诵。

李修当年可是站在莫高窟的楼上,对着茫茫沙漠,喊了五年。

幽深的巷道内,亮起一盏灯火,贾琮喊破喉咙,也就能后街上听到个音。除了有心前来探视的贾政外,阖府上下哪知道西北角的马房里,有个孩子在背书。

贾政不是心血来潮,他昨晚想了又想,决定趁着清晨无人时,来看看李修。

冤家宜解不宜结,他是真有这份心思。

女儿元春封妃,他高兴之余是后怕。皇上这手又打又拉,让他警觉。疏于朝政的他,实在想不通皇上到底想要做什么。不过有一个人,也许能帮他解开谜题也说不定。这个人就是软禁在府里的李修。

李修刚一进府,清客詹光就把李修的过往打探了清楚。还真是未来的一族之长,也是自己大儿媳五服的兄弟。

李守中的曾祖是李修的高祖兄弟,就犹如荣宁二府一样,贾宝玉的曾祖是贾蓉的高祖兄弟,这不就是一家人么。

作为宁荣二府唯一的恩蒙文官,贾政当然清楚李守中的价值。祖籍金陵的贾家,要是想在贾宝玉乃至贾宝玉的后人科举出仕的话,绕不过金陵国子监的李守中。

他必是主考之一。

至于说李纨的儿子,他的大孙子贾蘭么,作为外公的李守中,还能难为了去吗?安安静静长大即可,必有他的功名。

可要是得罪了李修,贾宝玉可就未必了。

所以昨晚贾政特意的在赵姨娘房里睡下,就为了大清早能静悄悄的看看李修。哪怕什么也谈不拢,来个相安无事也好。

谁曾想,一进这条巷道,就听见了一个孩子在背《孝经》,让他是惊喜莫名。

陪他来的是日常服侍王夫人却和赵姨娘交好的丫鬟彩云,贾政为了隐藏自己行踪,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彩云挑着灯笼在前,听见读书声,却不走了。

贾政嗯了一声。

彩云伏低了身子小声的说道:“这是大老爷那边琮少爷的声音。老爷,奴婢想...想着环少爷也该如此的。”

贾政又是一喜,贾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诡秘之主打破次元壁 只有我能用召唤术 我,木叶的人生导师 文娱从心动开始 重生之娱乐教父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太古龙尊 开局签到地煞七十二术 洪荒:我食铁兽,被后土偷听心声 讲真,这才是御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