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集 李修布书院新局(2/3)
了我们以后考量。怎么也要把他培养成清流名臣,一方的领袖才行。”
李修一挥袖子好生不耐:“休得如此,我又不是不通时务的书呆子。现如今走门路,不敬献些孝敬是半点不通,我不也是给人家孝敬了不少吗。许父母,阿堵之物我就不要了,您把县学搬过来吧。好些同窗需要挣些银子寄回家里养家呢,咱们县里也不差百十两的教书先生钱吧。”
李修的话里藏着私,草木书院是有黛玉供给着吃喝穿戴,还给着刻书的钱,有多余的还能给寄回家里去,不短这份钱粮。只不过想着替黛玉多捞些名头进来。
国有公学,村、乡、县、省、国子监。
凡资助、襄理公学者,各级学政要记录在册报给朝廷。
林黛玉不仅有了草木书院,要是再将昌平的县学收入囊中的话,从蒙学到会试,一代一代都将是林家书院的学生,一二十年过后,桃李满天下时,谁不仰望林氏门楣,儒家大儒也要亲至教授。说句痴想的话,黛玉和他的孩子,生下来就得是童生,不是都不行,一群师兄弟们相互扶持着少公子,李家早晚能在京城开宗立派。
此事若是别人来求,许县令看人下菜,要不骂出去,要不搪塞掉。
可今天是李修张了嘴,他也有心拉拢书院做他的支柱,抬头打量了一下田庄规模,假意的板起脸来说话:“李公子不可对我说虚言!草木书院有天子亲临过,又有国子监教习亲自授课,你们要是开个私学,怕是县学都没了学生了呀。真想着襄理县学?”
李修抱拳拱手:“绝无虚言。”
“那好!”许县令与李修一击掌,慨然言道:“一个县学才有几个人。昌平县虽然不大,却也有十几个乡,本县做主了,全县的乡学、县学甚至村学,都给了公子。”
贾雨村抱着怀笑了出来:“这是要出个大儒呀。”
许县令与贾雨村对视一眼,得了他肯定的眼神,心里更有了把握,只要能把那件官司了结,舍了学业考核这一政绩也无妨。
“李公子放心,一应钱粮县里给拨出来,不用庄子里破费多少。”
得了县令的允诺,李修嘿嘿直笑,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
看看时候快要到了饭点,摆开宴席款待许知县一家来访,直喝到日落西山,才用书院的四轮马车,送知县回衙。
贾雨村有仆人相伴回了京城,知县一万两的人事已经收入了囊中,可不要去忙活忙活。
不就是求见一下忠顺王爷么,别人能不能见到不好说,他这个后备的兵部司马,一定是能见得到。
等安静下来些,黛玉提着一壶茶来找李修。递给他一杯水,慢慢的问他外面的事:“二姑娘一中午都没个精神,我看着也是心疼。听你们谈笑风生的,是不是有了眉目?”
李修本来半躺在榻上,端着水不好喝进口,挣扎着要起身,难免的晃了两下。
一只手伸过来拿走了茶杯,一只手指头在他脑门上一顶,他又摔躺了回去。
无辜的瞧着偷笑的黛玉,被她翻记白眼:“喝那么多酒,早晚喝坏了你。”话是这么说,水还是递到了他嘴边,让他喝个痛快,解解嘴干。
两三口喝完了一杯水,吵着还要喝,黛玉起身去给他又斟了一杯。
李修在她身后抱屈:“不喝这么多,哪来的昌平公学。我又是为了谁,还说我的不是。”
黛玉一转身:“为了我,你可委屈了?”
李修张口结舌说不出个不字,憋闷了一会,喊着要喝水。
黛玉抿嘴一笑,把杯子递给他,让他自己端着喝,坐在了一旁若有所思的问李修:“开学馆,办书院,我都是喜欢的。只是幼学来了,怎么安置?一县之地看着不大,也总要人接人送的,多有不便。不如,一总接过来安置在庄子里,每七天一休沐,咱们派车派人给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