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磨石为玉 > 第一百零二集 圣恩寺 有圣无恩

第一百零二集 圣恩寺 有圣无恩(2/4)

目录

等稳住了江山局面,谁坐天下不是求着太平?也不算是犯上夺权。”

吵吵嚷嚷了半天,吏部尚书才说出了匪夷所思合情合理这八个字。

李修心中安定了下来,终于走到了文官治政而虚君的地步。“天书”记载着种种治理天下的大道,他深思日久,决定还是先走大朝政这一步棋,借他们父子争位的乱局,引文官入场稳住天下,也让皇家失去了正朔名分。

这颗种子种下后,渐渐地中原皇朝就会走向共和而又大一统。

大一统是天下的定势,宋朝四面皆敌的情形下,文官还是替赵家续了三百年的香火,只是虚君还是做得不够,致使党争不断。皆因为党争的背后就是皇权,一朝天子一朝臣,皇权更迭的太快,才有了党争的沃土。

李修与六部尚书对了下眼色,七个人离席而去,寻到瀑布凉亭处,谈起了后势。

“你托林峰递过来的话,我等尽知。国不可乱,深受我等赞可。”

“谢过尚书大人们愿听小子胡说。”

礼部尚书摆摆手:“非是胡说,若是胡说,我等此刻又在做什么?虽说历朝历代,这等的宫闱事层出不穷,却都走向千篇一律,不过是弃一个保一个轮回下去,在史书中极尽笔墨渲染一下正朔罢了。你猛然提出治政虚君的话,说实话,我等不动心才是胡说。”

吏部尚书赞同此言:“不错,虽说我等已经位极人臣,本不该再去争什么权势。可还是那句话,国,乱不得!我等殚精竭虑治理的天下,岂能坐视他们家自残而一旦抛?愿意争就由得他们去争,我等就是不下场,站在岸边梳理河道,等着他们惊涛骇浪过去,还不是依着我们的河道东流到海么。”

礼部尚书笑言:“也算千古奇闻了,争来争去的皇位,结果还是在读书人的手里,那还争个什么意思。”

“兵乱怎么办?”

兵部尚书指指在座的几人说道:“户部不给粮草,工部不造刀枪,兵部不勘行文,礼部檄文天下言明朝堂态度,除非他们自己造反抢占县城外,还有何办法起事。”

工部尚书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个皇上,一个太上皇,领着各自的人马去打自己天下的县城,说出来他们自己都丢人,得了天下也失了人心,还能杀干净满朝吗?那可是亡国之君了。”

“至于说以后的事么...就看他家后人的了。咦?我朝还无后呢吧?”

李修指指人群中的贾政:“他家女儿求子心切呢,后宫也是一团乱麻。”

“乱的好,让天子回后宫去留嗣天下吧,咱们在前面给他看着。”

“那...争不争?”

六部阁老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修离席拜曰:“天下生灵皆在大人们的手中了,是生是死,一念之间,愿诸位大人青史留名!”

“去吧,你去忙你的吧,一个小秀才忙活的够深了。早点拿了功名回西域去,替我国朝扎稳樊篱,挡住外面的风沙。”

李修躬身允诺:“中原不乱,西域不乱,敦煌李家报国之心已经数百年矣!”

贾政得了最后的准信,急匆匆赶回了荣国府,见着母亲老太君后,说明白了朝堂大臣们的意思:“皇争官不争,文官治政武将护国各依本职丝毫不乱。”

“之后的事呢?”

“看他们家后代的本事了。”

贾母想了半晌,吩咐下去:“今晚迎贵妃省亲,除族亲外,请王公勋贵后人来贺!”

“母亲,您这是?”

贾母眼中精光闪过,深深的看了二儿子一眼,缓缓而言:“有没有见过忠顺王爷?他如今又在哪里?”

忠顺亲王,乃是当今的亲兄弟,太上皇有三子,“甄应嘉”为长,当今为次子,幼弟是忠顺亲王。

老太太别的事糊涂,唯独这件事不糊涂。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诡秘之主打破次元壁 只有我能用召唤术 我,木叶的人生导师 文娱从心动开始 重生之娱乐教父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太古龙尊 开局签到地煞七十二术 洪荒:我食铁兽,被后土偷听心声 讲真,这才是御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