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集 贾府搭台 李修唱戏(2/4)
历,姑苏九牧林传承至今,千年的香火就在这女孩身上,但凡她还有一父或一母尚存人世,提亲的早就排满了京城。
孤女身份使她吃了大亏,同门第之家不敢娶她为正妻,正如贾元春之语,身世不祥,恐伤后嗣。
也就李修不在乎,他仿若孤儿一般,没有了后嗣才是朝堂喜闻乐见之事,顺势就能把敦煌自李家拿回来。
南北二王窃窃私语时,遥见太常寺官员带着內侍前来,手中捧着墨宝,笑问贾家之人:“圣上已经赐下了御笔,正殿为顾恩思义殿,赶紧的着人隽了上匾吧。”
原本贾政备下了善书法的清客,那是预备着元春贵妃题字后摹写的。现在换成了圣上的御笔,自然那清客的身份就不够了。
像圣上这样的墨宝,是要当着圣驾前摹写在匾额上的,先摹在匾上挂起来,日后再慢慢打磨刻写鎏金。此刻单是仿圣笔这件事就为了难,会也不敢说会,要么就等着宫内翰林院来人写,要么就直接糊在匾上先挂起来再说。
贾母等女眷插不上话也帮不上忙,贾赦、贾政兄弟二人都等着随着圣驾回来的贾敬拿主意。
不管贾敬出家了多少年,他依然是京都贾家的前任族长并文字辈长兄。换了一身喜庆些的衣服贾敬问过贾赦、贾政原先是怎么安排之后,皱着眉找人。
直接裱糊上去不是不行,但那太费功夫,殿前匾额挂上之后,这些人才能进殿行国礼参拜。
君臣见过国礼之后,才是贵妃省亲的开始,君臣之间才好坐下说说话。
“不能拖,时辰不等人。君王必得要在酉时回宫,明日早朝就是定下此番事端的朝议,宁可少些繁文缛节,也要留够了时辰说话。这样,存周,你去找李修来,运筹帷幄的事,你们交给他。”
“不妥吧,他毕竟是个外人啊。”贾政极不情愿。
“诶~~~”贾赦倒是乐意:“他怎么能是外人呢?咱家迎春不是给了他么,不能光替林家争光,贾家的事,他也得管管是不是。”
贾政嘴一歪,心里暗说:那是你家的迎春,这么快你就想认女婿,让他掌家?那我二房还不乐意呢,省亲的是我二房女儿,你长房出头是何居心。
贾敬一摆手:“就这么定了!那小子诡计多端又貌似忠良,能跟圣上吵完架还没事的,我就见过他一个。给个女儿过去不冤,恩侯倒是长进了,有了识人的眼光。那你就去找他过来议议,好多事没他搅和不行。”
不怪贾敬看重李修,太上和甄士隐精心谋划了一场的子逼父逃的忤逆大戏,全被李修拉着百官看戏而告终,又用惜春逼出来自己现身,彻底断了贾家与太上皇的君臣义,不好好请教他一下往后该怎么走,岂不可惜。
尤其是在书院时,为了甄家人口,李修据理力争,说好了迁徙过去敦煌,君王就不得反悔。气的圣上把甄家女儿塞给他让他滚蛋,却没有任何责罚。
贾敬不得不重新估计李修的分量,原以为是个新晋的宠臣,原来不止如此,天家还要他戍边为国,最好战死沙场呢。
贾赦笑嘻嘻的移步过去找李修,一路上同各色人打着招呼,身为一等老纨绔,京城子弟谁不知道贾恩侯的大名。
贾赦好色是不假,在他们眼中那是男人本色;贾赦有一样本事是他们拍马也难追的,不由不对他翘起大拇哥说声贾老爷大才。
任你是什么金石木器秦砖汉瓦,在他眼前一过,他准能给你诊了代,还能把出处说的是一清二楚。家里要是没个上千样的老东西,可是养不出他这样的眼力来。
黛玉错后一步躲在李修身后,嘴里喊了声大舅舅。
“嗯,乖,等着舅舅给你寻几样玩物啊。李修啊,借一步说话?”谷
“恩侯公有事?”
贾赦一扬下巴颏:“那匾怎么个挂法我们没了主意,你给想个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