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SNS的三次大战1(2/3)
ceo陈亿舟与两位斯坦福同学周云凡、杨拧所联合创建的charen校友录和骆文先于1998年创办的5460同学录网站是国内乃至全球最早的一拨sns网站。
不过,那一浪并没有成为一场全球化的浪潮,说到底,整个互联网的中心还是在大洋彼岸的老漂亮那里。
被称为是全球sns首倡者的自2003年3月推出之后,一炮走红,短短几个月,friendster就发展了400万注册用户,一年之后翻番达到800万注册用户,高峰时期每周有20万新用户加入,据说当时硅谷每三个人中几乎就有一个人在使用friendster的服务。2003年9月,friendster获得总额13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当时米国各大媒体表示:sns已经掀起第二股互联网浪潮。此后,大批模仿者蜂拥而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sns网站热潮。
就在刚刚推出、风靡一时的几个月以后,2003年8月,两个斯坦福毕业的海归精英刘兼和饶垒就回到国内创立了friendster模式的中文版本sns网站uu。2003年年底,“友友觅”uu正式推出,三个月之后的2004年2月,“友友觅”凭借“国版friendster”的概念获得了两大顶级风险投资机构数额达百万美元数量级的风险投资。
几乎就在“友友觅”问世的同时,另外一个早期重量级的国内sns网站“亿友”也横空出世。其实比“友友觅”更早,在2003年9月17日,亿友就凭借以“六度分割理论”加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创业计划和friendster于同一天在硅谷获得13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随后,亿友的创始人马匀和他的搭档刘永回国开始筹办“亿友”。2004年1月初,一个致力于面向全球华人的社交娱乐服务网站“亿友娱乐”正式开张。
之后不到一年之内,立即涌现出十几家类似于friendster的sns网站,而且新的同类型网站每日都会涌现。除了“友友觅”和“亿友”之外,比较着名的sns网站还有友友网络yoyo、嘿友heiyou、联趣网lianqu和友友网you2you等。这些网站的开发团队和运营者们,或多或少都是受到friendster的启迪,并且得到了国内外风险资本的支持。
但很快friendster发展受挫,到了2004年,由于注册人数超过了服务器负载的规模,致使网站运行速度缓慢甚至无法登录,招致了很多用户的不满,friendster遭遇用户大幅流失的局面。这为yspace和facek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而在国内,“亿友”在初期曾经昙花一现,凭借将社交平台和移动增值服务的捆绑,曾经在2005年取得240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号称是全球第一家赢利的sns网站。并且成功融资2000万美元。但是随着2005年年底移动sp政策的调整,从2006年起sp开始遭遇寒流。“亿友”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最终在2006年,亿友被欧洲的婚恋交友网站etic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并购,改变为etic的中文版“蜜糖网”,完全转入婚恋交友领域。
与之命运相同的是,2005年8月,刘健创办的友友觅被师兄陈亿舟麾下的千橡互动收购,刘健本人成为千橡集团的首席运营官。
矮小精壮的陈亿舟是国内互联网行业人士中公认为在资本上感觉最好的创业者之一,他是巴菲特的信徒,曾经主动拜见创业教父段勇平。
段勇平花了62万美元得到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机会,陈亿舟很想听段永平转述他从巴菲特那里的所见所闻。
虽然因为频繁地变化公司的主营方向而广受质疑,但在陈亿舟看来,他所领导的千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