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收复故土(2/4)
,从海上过来,绕连云岛上岸,不需要走旅顺,节省很大的时间。
他在盖州呆了有一个月,慢慢修整,重新规范防线,布置驻守大将和军队。
他现在有汽油弹在手,皇太极多少兵马来攻都不怕。
只要粮草充足就行。
而且皇太极也不可能像围锦州一样围在盖州,皇太极要围,丁毅肯定发兵过来打。
现在他野战根本不怕皇太极。
思虑再三,丁毅留马跃一营三千人守盖州,后继会征两千新兵给他。
然后全军于十月中旬,继续往耀州出发。
耀州驿原本是个驿站,在满清兵上略有扩建,但驻兵不多,相当于一个墩堡。
丁毅围着盖州时,这边也紧闭堡门不出。
丁毅打下盖州后,他们也不知道消息,更不敢派兵出去,因为皇太极严令就是严防死守。
而且丁毅的哨骑,在盖州和耀州中间流动,迫使他们不敢动。
等丁毅十月中旬大部兵马到了,把耀州也围起来,他们才知道盖州可能被打破了。
守兵大惊失色,因为在他们眼里,盖州固若金汤,怎么可能被明军打破?
丁毅到后,依然先射箭招降,耀州以炮轰之,丁毅立刻下令攻击。
直接二十部抛石机,嗖嗖嗖,很快耀州化成一片火海,举堡上下,烧成灰尽,最后时刻他们想投都没机会。
因为墩门和盖州一样被封死,根本来不及挖出来。
丁毅部带着大量马车,走的比较慢,也不急,因为知道松锦大战还没结束,清兵也不可能有援兵过来。
十月下旬到海州,和以前一样,先围住海州的城门,驻军而下。
丁毅到了一天后,尚可喜的哨骑也传来消息,南路军距离他们不到二十里。
原本丁毅就和尚可喜约定,看谁先到这里。
他是走的比较慢,但尚可喜一路拔掉辽东所有清兵墩堡,这边又是山路比较多,走的更慢。
但经过他这么一扫过来,整个辽东一线,海州以南,已经再也没有一个清兵和一个清兵的墩堡。
当天下午,丁毅的兵马和南路军尚可喜部两军在海州城下聚集。
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军中一阵哭泣,很多人喜极而泣,抱在一起大哭,接着越来越的人痛哭起来。
丁毅军中大部份都是辽东百姓,此次丁毅决定永远占据盖州、海州,夺回失去的辽东故土,无论军将和士兵都是十分支持和激动。
如今看到海州在即,又得知收复盖州,很多军将都激动的哭了。
古人注重故土,若不是活不下去,大部份人都不愿迁移。
这也是为什么满清那边也有很多辽东百姓的原因。
现在丁毅收复故土,让他们可以回家看看,不知有多少人激动的彻夜未眠。
海州城是洪武九年创筑,包砌以砖,周长六里多,比扩建前的盖州还大,高更达三丈四尺,同样比盖州高,有南、西、北三个门。
因为海州城位于海城河北,玉皇山下,位置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这边人口众多,经济繁盛,历来是东北南部的经济中心,无论是在明朝手上,还是在清朝手上,这边和辽阳一样繁荣。
皇太极对这里也极为重视,驻守大将为赫舍里·希福,满清正黄旗人,皇太极心腹侍卫出身。
此时的赫舍里·希福为一等甲喇章京(相当于明军参将)。
领一千二百八旗清兵驻守,加汉军三千,蒙军一千。城中百姓也有两万,人口密集,经济繁荣。
这些百姓平时和盖州一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