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石重贵:我可不是面团捏的(2/3)
/br> 十一月初,李守贞与皇甫遇到达马家口的时候,契丹人已经架起浮桥,先锋已有万余士兵渡过了黄河,他们正在马家口修筑营垒,接应后续契丹兵马过河。 李守贞见状,将百余艘战舰中的大船汇集到舰队之首,选派力大无比的军士,手持两丈多长的长枪于船头。 大船顺水而下,顷刻间就将契丹人的浮桥撞断,契丹人用小船渡河前来驱赶,晋军士兵以长枪弓弩回击。 虽然此时后晋军所谓的战舰百艘,大多是非常小的船,但为首几艘体积还是挺大的。 大船远比小船稳,又占了兵器距离的便宜,契丹人于辽河上训练的水军,无法适应此时还水流充沛的黄河,顿时被打的大败。 而已经度过黄河的万余契丹兵,眼见浮桥被毁大半,顿时军心动摇。 皇甫遇手持大棓,身先士卒,晋军士兵欢声大作,不顾疲劳随皇甫遇勐攻契丹人尚未修建完成的营寨。 这契丹人不擅长攻城,自然也不擅长守城。 况且麻答为了尽快渡过士兵抢修营垒,因此前期只让人过不让马过,本该是骑兵的万余部族军,只能下马步战。 什么叫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这就是了! 契丹人不但是在守城,还下马变成了步军,这么玩,哪是后晋军的对手。 刚开始晋军还摄于契丹人的威名,以及石敬瑭的卑躬屈膝造成的印象,有些畏首畏尾的。 结果一接触,这些契丹军远比他们想象的弱,于是士气大振,个个争先恐后的勐扑过去。 皇甫遇以一万人打契丹军一万人,结果不到一个时辰就连破十余营寨。 契丹人兵败如山倒,只能哭嚎着往下游逃窜而去。 有些慌不择路的直接往黄河中跳去,被淹死者不可胜数。 而留在西岸的麻答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东岸的万余人被击溃。 西岸与东岸的契丹人几乎都是出自几个相同的部落,此刻看见自己亲人兄弟被杀,黄河两岸一时间哭声震天。 皇甫遇越杀越勇,一直率军朝下游追了十余里,方才收兵。 不过按照本意,皇甫遇是想将这万余契丹士兵斩尽杀绝的。 但此刻驻扎在齐州北面的杨光远,听闻契丹人与晋军正在大战,于是赶紧拔营,率一万多人前来为契丹军助战。 李守贞此时也完成了浮桥的强拆工作,二人合兵一处有两万人。 皇甫遇麾下兵卒虽然已经厮杀两个时辰疲惫不堪,但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 于是两人干脆只留千余士兵看守战船,剩余一万五六千人列阵向东,迎击杨光远。 杨光远父子急急忙忙的从齐州以北赶来,气都没喘匀,也没有看见想象中的契丹天兵,直接就一头撞上了向东来的李守贞和皇甫遇。 双方在齐州以东的齐河镇相遇,杨光远亲自披甲上阵,来势汹汹的就要给李守贞这个晚辈一点教训,结果李守贞让手下数百骑兵从阵中飞出。 不过不是去冲击杨光远军阵的,而是朝着杨光远的平卢军扔出数百套契丹人的衣甲,并且让人大喊,契丹军已溃。 杨光远一听,又看见地上数百套的契丹衣甲,料想是真的,于是赶紧脱掉刚刚穿上的甲胃,不亲自上场了。 而平卢军看见杨光远如此,顿时心就凉了半截。 双方刚一接战,平卢军就被打的连连后退,接近两万人且战且退,双方战至黄昏,平卢军士兵精疲力竭,伤亡千余人,实在有些打不下去了。 见此情况,杨光远知道事不可为,与杨承祚父子二人带数百精骑,转身就跑,平卢军应声而崩。 李守贞和皇甫遇一天之内,连续击败契丹人和平卢军,名声大振。 至此后晋东部的压力立刻就没有了。 契丹将领麻答趁着李守贞等围攻杨光远的时候,再于下游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