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谁伴我闯荡(1/5)
大周绍明十一年,公元957年,冬月。
有些醉醺醺的枢密副使、右羽林卫大将军、巴塘河湟两省防御大使,巴塘七府观察处置大使,天竺征讨行营都总管,卫国公李存惠乘天子车驾。
由锦衣亲卫负责皇帝出行仪仗的金甲銮仪卫都为导引,回到了他的卫国公府。
哦,现在不能叫李存惠为卫国公了,在刚刚为他接风的皇宫酒宴上,义父皇帝已经亲自册封他为西平郡王了。
这是内藩中的第一个王爵,方才足以彰显他李存惠的大功劳。
至于这个功劳是什么?
大周绍明皇帝特意允许在他府门前立的一杆五丈铁戟上,那颗随着风吹左右摇晃的人头,正在无言的诉说着。
绍明八年,李存惠在郭天策的支持下,完成了对于吐蕃至天竺边界之俱位、列城、噶尔、普兰、文殊城(尼泊尔加德满都)、绒巴天城(锡金甘托克)、帕罗(不丹廷布西南)等七个府的建设。
这七大府西起后世帕米尔高原的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东至不丹首都廷布西南,每府驻扎府兵从一千户到四千户不等,总计两万一千户。
大府设兵马督监,小府设兵马虞侯,每府兵给战马五匹、牦牛十五头、羊八十只,至于地嘛,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开垦,开垦多少给多少。
同时府兵每户除了每年向朝廷缴纳价值一贯钱的人丁钱以外,是没有任何赋税的,相反每年还能从朝廷得到饷银,偶尔还有皇室的赏赐颁下。
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备武器听从诏令,随时准备作战。
不过嘛,这七大府的兵马督监和兵马虞侯只负责兵事,民事和行政则捏在当地的六法宗大德手中。
同时,七府的六法宗大德和兵马督监、兵马虞侯中,七人直接就是汉人,五人跟汉地有紧密联系,只有两人是从当地提拔起来的。
各府的府兵中下级军官也有很多从大非川、河湟谷地、松潘府来的心向朝廷之吐蕃人。
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从西到东足足有四千里,还大多是环境、气候相对恶劣的地带。
李存惠两年时间共计起码跑了八千里以上,才协助六法宗建立起了七个府的府兵。
除此之外,从地名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地方虽然在吐蕃强盛时期是属于吐蕃帝国的范围,但在吐蕃衰弱之后,这些可以随时俯冲到天竺恒河大平原上的关键点,基本都已经丢失。
所以,李存惠不单单是在这七个府建立府兵组织那么简单,还需要一个一个去征服。
比如文殊城,也就是后世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
这里在吐蕃帝国兴盛时期,是属于吐蕃帝国的范围,城市名字都来源于据说是文殊菩萨用神力搬山填湖而成。
但到了此时,城市已经逐渐被天竺来的王公,统治着后世廓尔喀人的祖先卡斯人占领了。
为此李存惠先后两次调集万人大军,两出珠穆朗玛山脉,耗时九个月。
一共斩杀卡斯人丁壮三千余,俘虏六万多人,焚毁村庄数百,将他们彻底打为奴隶,再从横断山脉抽调两万余羌、黑彝到此安置,方才平定。
绒巴天城(锡金甘托克)也一样,绒巴人原本是吐蕃人的一支,但在吐蕃衰弱之后,他们已经开始演化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且拒绝来自惹萨的命令。
为了征服他们,李存惠亲自上阵到第一线,在将近冬季,绒巴人认为他们不可能出兵的时候,冒着冰雪、翻越几千米高的雪山冰河,亲弟弟李存正都冻掉了两跟脚指头后,方才神兵天降一战而定。
而门口大戟上那颗人头,正是张圣人在这之前的最痛恨之人,贤妃曹延绵之堂舅父,镇远国主张秉忠。
绍明九年,公元955年,李存惠完成了七府府兵的建设之后,在俱位和列城各集中七千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